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心悸又稱心慌,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病證之一。由于引起心悸的原因諸多,所以治療心悸一定要審明病變證機,以法采用合理有效的方藥治療,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是在臨床中治療陽虛心悸證的常用方,治療效果比較理想。譬如劉某經常心悸,并經西醫診斷為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屢屢服用中西藥,治療效果總是時好時壞。根據病證表現而辨為陽虛心悸證,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約20余劑,數年心悸得以解除,之后復經心電圖等檢查,一切均恢復正常。同時還要指出,心悸病變證機若非陽虛,不能用此方治療,若逆而用之,不僅沒有治療作用,反而還會引起其他變化。對此要特別引起重視。
方藥組成:桂枝10克,甘草10克,龍骨18克,牡蠣18克。
用法服法:
本方既可作酒劑,又可作為湯劑。酒劑制法是:白酒800毫升,將上述4味藥納于酒中,密封約1周后,即可服用,每次服用約5~10毫升左右,病輕者每晚服1次,病重者早晚各服1次,10天為1療程,病輕者服用1~2個療程,病重者3~4個療程。若欲鞏固治療效果,也可斷斷續續服用。湯劑制法是將上述6味藥置于砂鍋內,加水約500毫升左右,煎煮約50分鐘,取藥汁去藥渣,即可服用。用藥10天為1療程。病輕者需服用1~2療程,病重者需服用3~4療程。
作用特點: 溫陽益氣,重鎮安神。
臨床運用: 陽虛心悸證:心悸,胸悶,氣短,惡寒,手足不溫,舌淡苔薄白,脈弱。
加減用藥:
若氣虛明顯者,加人參、白術;若氣短者,加黃芪、山藥;若胸悶明顯者,加蛤蚧、木香;若心煩者,加知母、百合;若胸滿者,加甘松、香附;若夢多者,加酸棗仁、磁石;若手足發涼者,加附子、細辛;若有腦病者,加元胡、五靈脂;若舌苔膩明顯者,加薤白、瓜萎等。
臨床擴大應用:
急、慢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大動脈灸,淺靜脈炎,心律失常,神經衰弱,末梢神經炎等病證而見上述證機者,均可以本方治療。
使用注意:
1、陰虛內熱者,禁用本方;
2、瘀血內阻者,痰濕內盛者,陽熱體質者,慎用本方。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田園蔬菜龍骨湯,清甜滋潤,在滿足了嘴巴后又能照顧到身體需要的熱量。 詳細>>
1小時后再加入胡蘿卜繼續煲,過1小時之后加入蘑菇、玉米和西芹,繼續煲20分鐘左右,最后加入適量鹽、味精即可。詳細>>
砂鍋放2/3水,燒開后,下入龍骨、赤肉煮沸,轉小火,下入青紅蘿卜、馬蹄,文火燉4小時即可。注意,燉的過程中要經常觀察,并撇去湯面上的油脂……詳細>>
食材:龍骨(已清洗焯水)、油豆腐、茼蒿(已清洗切開)。將已焯好的龍骨下入高壓鍋中,加適量的料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