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孩子的正常成長和身體健康是爸爸媽媽們最關心的話題,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發育,家長總會準備很多的營養食物,可是這么做是否正確呢?其實想要孩子更加的健康成長,不能只是一味的補充營養,要有科學合理的方法。
孩子飲食的常見誤區
追著孩子吃飯。總想讓孩子多吃些,這是中國家長最普遍的想法,“多吃才能長大個兒”,“媽媽做這么好吃的飯你才吃那么一點,不行,再吃兩口”在這些飯桌上最常聽到的配音聲中,孩子的吃飯這件事漸漸變了味兒,小的時候追著喂,長大了又得逼著吃,搞得飯桌像是戰場,一頓飯下來,家長累心又費力。家長們完全可以放松一些,讓孩子擁有吃飯的自由。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對15名食欲差的孩子進行了為期6天的觀察,發現孩子在吃飯時不論表現得怎樣差,結果仍然保持了進食量與需要量的生理平衡。
孩子每天都要吃肉,素食者的飲食會使身體更加健康,而且在注意補充鐵、鋅和維生素b12的情況下對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適用,甚至包括兒童和孕婦。當然,孩子不一定完全不吃肉,每周吃2至3次就夠了。研究表明肉食愛好者患結腸癌的概率呈上升趨勢。
飯桌上訓孩子。吃飯的時候往往是孩子們身心最放松的時刻,而家長們恰恰選擇這一時間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這使我們一直提倡的吃飯時要讓孩子保持的愉快心情蕩然無存。父母在吃飯時批評孩子輕則引起其心情不好影響胃口,重則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湯泡飯好消化。有的孩子不愛吃菜,卻喜歡用湯或水泡飯吃,這樣,很多飯粒還沒有嚼爛就咽下去了。孩子的飲食安排應盡量做到花色品種多樣化,葷素搭配,保證每日能攝入足量的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
與此同時,在為孩子補充營養的時候也要多注意誤區。
孩子補充營養的誤區
將“營養”等同于“營養素”。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今天,寶寶的營養問題受到家長空前關注。但在與眾多家長的接觸中,朱春生發現一個較為普遍的誤區:很多人以為花大量的錢買很多營養補品,讓孩子吃了很多好東西,孩子的營養就“達標”了。其實,“營養”與“營養素”這兩個概念有很大區別。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兒童營養”是孩子經歷母乳喂養,到母乳替代品喂養,再到進食普通食物的一個過程,它涉及喂養成分、喂養習慣、喂養心理等多個領域,并不簡單地等同于“營養素”。
食物的種類過于單調。許多家長不重視小兒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烹調方法,給寶寶的食物種類過于單調,如每天給寶寶吃青菜、魚和蛋黃;有的家長每天將菜粉、魚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寶寶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質地,久而久之,寶寶不僅得不到全面的營養,也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甚至會引起排食和偏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只有通過進食多種食物才能得到全面營養。
給孩子濫補微量元素。補鋅、補鐵、補維生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兒童補品和營養品進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只要條件具備,部分家長急切地買這買那,生怕孩子營養不夠。對于某一個孩子來講,不可能同時缺乏多種微量元素,那么組合性營養素中的一部分微量元素對他來說就是多余的,攝入過多反而有害。而且,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某些微量元素可能產生化學作用而互相干擾,不宜同時進補。
為孩子補充營養和安排飲食,必須要適合正確哦。
(責任編輯:詹遠 )
如何給寶寶補充營養比較好?寶寶是處于生長的孩子,因此營養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尤其是對于維生素等的攝入,因此需要父母給孩子合理的……詳細>>
孩子的日常飲食應該怎么吃呢?作為家長要確保孩子可以吸收到各種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就要在餐桌上準備各種各樣的食物。與此同時,孩子的飲食搭配也……詳細>>
寶寶營養問題是每一對父母都會關心的話題,要知道,如果寶寶營養不良會出現體重偏低、成長緩慢、智力發育慢、苦惱睡眠不安等健康問題。所以,父母……詳細>>
春季是寶寶生長發育變化最快的季節,為了寶寶的健康聰明,營養不可缺少,各種營養補充劑要根據其特性,選擇正確的時間吃,才能達到最好效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