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現在人的口味越來越重,特別是北方,油炸食品顯得很有市場,雖然大家都知道油炸食品含有一定的致癌物,但我們今天要介紹一個新觀點給大家認識,那就是油炸食品越薄脆越有害。
為何油炸食物越薄脆健康風險越高
國外最新研究,淀粉經過高溫油炸,會釋放出一種可能的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包括面包、蕃薯、芋頭、馬鈴薯等;以炸薯條為例,油炸15分鐘會出現丙烯醯胺,45分鐘后,含量會高達120倍。
如果食物越薄,在油炸時所接受的溫度就越高,所產生的丙烯醯胺就越多,這是因為水份量低和表面積相對較大,所以含量特別高。
例如炸油條和炸薯條、炸洋芋片相比,通常在制作過程中都會加熱到120℃以上,這時就會產生丙烯醯胺。所不同的是,炸油條加熱時油溫超過180℃就可以了;但更薄更脆的炸薯條、洋芋片等,油溫需要超過200℃,因此會產生的丙烯醯胺就更多,并且薄脆的洋芋片所含的丙烯醯胺比薯條高出10倍。
若人體長期食用含丙烯醯胺的食品后,會出現嗜睡、情緒變化、記憶退化、學習力降低、男性生育力降低,產生幻覺和震顫等癥狀,并伴隨末梢神經病,引發出汗和肌肉無力等,甚至埋下癌癥危機,包括乳腺、子宮、睪丸、口腔、甲狀腺、腎上腺、中樞神經、腦下垂體等器官腫瘤。
最愛吃炸薯條、洋芋片首推年輕人和幼童,但是專家警告,幼童的身體尚處于發育中,解毒能力較差,長期吃含有丙烯醯胺的油炸食品,毒素不易排出。此外,中老人的新陳代謝逐漸緩慢,解毒能力趨緩,對健康的危害最大,也應小心食用。
油炸同時也會在大量破壞食物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后,轉變成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容易引發肥胖、高血壓等疾病,因此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少吃為妙。
盡量選擇炒、燉、煮等烹調模式,少用油炸。不要將油炸食物切得過薄,或將油溫燒得過高、油炸時間過久。
油炸食物應先沾上薄粉槳,以減少丙烯醯胺的產生。增加新鮮蔬果攝取,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有毒物質。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煎炸食品是人們經常食用而又喜愛的食品,許多家庭都會自制各類油炸、煎炸的食品。油炸食品為什么會致癌呢?如何吃油炸食品才健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