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秋季雖然氣溫低,可是很多人經常會感覺口干,而且嘴唇也總是干燥脫皮,其實這些都是秋燥癥狀。其實要想預防秋燥,最好的方式就是補水,多吃一些具有保濕效果的食物。
預防秋燥怎么吃?
秋季吃對飲食可以幫你防秋燥,大家最好注意下面這些飲食建議。
少量多次喝足水
秋天濕度降低,皮膚、嘴唇和咽喉表皮細胞更易丟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補水方法。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輕體力勞動者女性每天飲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這是一個最少量,每天喝2000~3000毫升都可以。
需要提醒的是,喝水最好喝白開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飲”或等口渴了再喝。睡前喝點水可避免夜間因出汗、呼吸、尿液損失水分導致的血液黏稠;早晨喝點水可及時補水。
牛奶豆漿要多喝
牛奶、豆漿含有大量水和蛋白質,最好每天喝上300毫升。喜歡喝豆漿的可以提前一夜淘洗好大豆放入豆漿機中,加好水,第二天起床后啟動開關即可。
多喝粥也能防秋燥
前一天晚上把原料淘洗好放入電飯煲,加水,定好時間,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喝到熱乎乎的粥了。湯湯水水也不能被忽略。用高壓鍋45分鐘就能做一鍋湯,平時海帶、山藥、藕、冬瓜加排骨燉湯或魚湯都能滋補身體。
堅果含鋅助保濕
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合成細胞膜表面磷脂的原料。磷脂充足,細胞中水分就不易流失。其中的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皮膚保持“油潤”,更好鎖住水分;另外,南瓜子、山核桃中的鋅也有助于預防皮膚干燥。
建議每天吃一把原味的帶殼堅果,以防攝入過多鹽或糖。因不飽和脂肪酸易被氧化酸敗,形成加速衰老、增加癌癥風險的自由基,所以最好選擇帶殼的。
多吃水果
秋天大量新鮮水果上市,這是此時養生保健的最佳輔助食品。梨香甜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可以生吃、榨汁、煮水或熬膏,適合于肺熱咳嗽者;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但梨是寒性水果,寒性體質、脾胃虛弱的人應少吃。香蕉有潤腸通便、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助消化和健腦的作用,但胃酸過多、胃痛、消化不良、腹瀉者不宜多吃。
預防秋燥注意事項
除了合理飲食可預防秋燥外,在平時生活中還要保證睡眠,堅持運動也能起到不錯的預防效果。
多睡一小時,保持充足睡眠
增加睡眠一小時,可以讓我們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
少開電扇,關窗睡覺
秋天晝夜溫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作,吹電扇,很可能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保護臍部,預防疾病
天氣漸涼,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要及時增添衣物,睡覺時蓋好腹部,還可按摩臍部,將肚臍部位的寒氣驅散。
堅持鍛煉,但切勿過量
秋季秋高氣爽,適合戶外運動。因此,我們應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適當得到體育鍛煉。但運動不可過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少言
中醫認為,秋天對應人體的是肺臟,秋燥傷人易傷肺,每天不停地說話還會傷氣,其中最易傷害肺氣和心氣,所以要注意“少言”。
如果你也擔心秋燥找上門,不妨多注意上述事項哦!
(責任編輯:詹遠 )
立秋之后,隨著天氣轉涼,天氣也越來越干燥,很多人的身體并沒有得到一個良好的過渡期而患上“秋燥”,出現頭痛、喉嚨瘙癢、口干舌燥、流鼻涕、關……詳細>>
秋燥吃什么?秋燥是由燥熱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多發生于秋季,尤以秋分后至小雪前為常見。其基本征候特征為初起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膚……詳細>>
進入秋季后,天氣由熱轉涼,空氣中水分減少,人體產生了由干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變化,常稱為“秋燥”。秋燥吃什么?對于這些變化,一般健康人尚能……詳細>>
秋風送爽本應是宜人時節,然而不少人卻出現鼻咽干燥、唇焦口干、咳嗽少痰、皮膚瘙癢、大便秘結等“不爽”癥狀。這都可能是著了“秋燥”的道。秋燥……詳細>>
只有適應時節的變化,才能避免外邪入侵,身體營養健康。而秋季最大的特點就是燥,對付秋燥有說法是早粥晚湯,但怎么一個實行方法,你知道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