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吃多了肥肉會導致膽固醇含量超標,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識。但餐桌上一些看似并不油膩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卻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因此又被稱為“隱形肥肉”。
一些人從來不吃肥肉,體檢時卻發現自己膽固醇含量超標,這與他們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許多含有大量膽固醇的食物經常被人們忽視。排在首位的是動物的腦子。按食物重量100克計算,豬腦的膽固醇含量為2571毫克,羊腦為2004毫克,牛腦是2447毫克,因此,如果吃動物腦的話,以每年不超過一二次為宜。排在第二位的是動物內臟,包括豬、牛、羊、雞等動物的腎、肝、肺、腸,大致含量是每100克內臟含200—400毫克膽固醇。所以,動物內臟應盡量少吃,以每月不超過2次為宜。排在第三位的是蛋黃,1個雞蛋含膽固醇292.5毫克,主要集中在蛋黃內。
所以,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吃0.5—1個雞蛋。血脂異常患者每周不要超過2—3個雞蛋。第四位是魷魚、貝殼類。每100克魷魚含膽固醇268毫克,因此吃魷魚的話每周不要超過兩次。第五位是奶油、黃油等,這些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還可以促進肝臟合成更多的膽固醇。
研究表明,健康成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于300毫克(相當于1個蛋黃),因此,人們要警惕“隱形肥肉”,多吃一些燕麥、水果、蔬菜等。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有些人從來不吃肥肉,但是卻發現自己的體重日益增加,這是為什么呢?專家說,這與他們的飲食密不可分,因為有些食物堪稱隱形肥肉。詳細>>
人們一般都知道,吃肥肉過多會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和脂肪而不利健康。但多數情況下,人們只能辨別有形的肥肉,會注意控制食用量。可是對很多隱形的肥……詳細>>
首先,肉類柜臺上,排骨為什么總是最受歡迎?正因為它肥而不顯,香嫩可口。高達30%的脂肪,不動聲色地分布在骨棒四周,并深入肌肉紋理當中。盡……詳細>>
最近有國外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肥胖不一定是吃脂肪的食物造成的,特別是肥肉并不是導致肥胖的罪魁禍首。這項資料還指出,在不吃或者少吃脂肪類食……詳細>>
肉類在生活中一直扮演被喜愛的食物,特別是海鮮類食物,例如魷魚,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下關于魷魚的一些常識吧,有助于我們對它的了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