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有不少女性在生完孩子后會出現肌肉關節酸痛、頭痛、頭暈等情況,而且每當受涼風吹拂時就有涼風鉆到骨頭里的感覺,這其實是產后風濕引起的。那么問題來了,產婦應該如何預防產后風濕?
預防產后風濕注意4點
產后風濕,也叫“風寒癥”、“水感”、“酒感”,是產后或人工流產術后體虛之時,受風寒濕邪,傷及關節、筋脈、肌肉、皮膚等組織所引起的肌肉關節酸困、疼痛。產婦患上風濕與產后受寒關系密切,因此避免風濕寒熱的侵襲是關鍵。
1、盡量少碰或者不碰冷水。產婦坐月子期間要避免用冷水洗澡、洗衣服。因為產婦受到涼水刺激后,身體不能抵抗寒氣侵襲,容易患上關節疼痛或產后風濕。
2、注意個人衛生,適當洗澡。坐月子期間,產婦要注意個人衛生,適時沐浴清潔。但是每次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15分鐘之內,水溫要保持在35℃-37℃左右,沐浴、洗完頭發后最好趕快擦干、吹干,避免著涼。
3、房間要向陽、通風。產婦坐月子最好選擇向陽的房間,房間陽光要充足,適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天氣炎熱時,可以適當吹空調,但一定要注意避免對風直吹。開空調時,產婦和嬰兒可以先離開房間,待溫度下降后再回來。
4、飲食要注意合理搭配,營養平衡,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后,避免吃辛辣生冷食物。
產后風濕食療方推薦
產婦要想遠離產后風濕,還可以試試下面這些食療偏方:
豬腎湯
豬腎一具,糯米50克,當歸15克,知母10克,蔥白7個,芍藥15克,治產后腎虛,四肢疼痛。
以水1200—1300毫升煮豬腎,待水煎成800—700毫升,去豬腎入諸藥,慢火煮至400—300毫升時停火,一次服。
生地粥
生地25克,大米75克,將生地切碎,用適量清水煮約半小時取汁,復煎第二次。
合并兩次藥液去渣,濃縮至100毫升左右備用。養陰生津,適用于陰虛痹患者。
食粟補腎方
生栗子250克豬腎一具,粳米250克,陳皮6克,花椒10粒,食鹽2克。
將板栗陰干去皮,豬腎洗凈,同豬腎2、陳皮、花椒(布包)一起下入鍋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置火上徐徐煨熬成粥,挑出陳皮,加入食言即成。分二三次食用。
健脾和胃,補腎強身,適用于寒濕痹腰腿疼痛者。
蔥白姜糖水
生姜30克,蔥白、紅糖適量。
水煎服,每天2次,連服3~4天。
外感風寒致產后身痛。
蔥白紫蘇紅糖水
蔥白100克、紫蘇葉9克、紅糖50克。
先用水煎前二味藥,再沖入紅糖溫服,每日1次,連服3~5日。
風寒型產后身痛,證見逾身骨節疼痛,伸屈不利,或痛無定處,或劇痛如刺,或肢體腫脹,重著不舉,苔薄白,脈細弦。
黑豆紅棗酒
黑豆500克、黃酒1000毫升、紅棗20克。
將黑豆炒至半焦,與紅棗一起浸入黃酒,半月后去渣飲酒,每天2~3次,每次20~30毫升,連服7~8天。
氣血虛弱型產后身痛,證見遍身疼痛,肢體酸楚,麻木,面色萎黃,肌膚不澤,頭暈心悸,氣短懶言,舌淡紅,脈細無力。
如果你也擔心產后風濕找上門,不妨試試上述方法。
(責任編輯:詹遠 )
姜糖水,是咱老百姓治療感冒風寒最常用的方子,如果你在外面著涼、淋雨了,回到家喝上一碗姜糖水,汗出暖身,渾身舒暢,而且價格也很便宜,一碗……詳細>>
休克發生時,患者往往出現皮膚濕冷、出汗、面色蒼白或青紫、表情冷漠、體溫下降,這是微循環血流不足的表現。此外,患者伴隨煩躁不安、反應遲鈍甚……詳細>>
寶寶嗷嗷待哺,媽媽卻擠不出奶水,怎么辦?豬腳、木瓜、通草都是催奶的好助手,以下向新媽咪們介紹幾條產后催奶方。詳細>>
新媽媽在產后催乳應該怎么吃呢?現如今,更多的年輕新媽媽都會選擇母乳喂養,這對寶寶和媽媽來說都是有好處的。不過,如果不下奶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