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年來不斷發現孕婦由于缺乏對孕期合理營養知識的了解,出現營養攝入過多,體重增長過快,胎兒出生體重超重。為此,在這里給孕婦朋友簡單介紹孕期合理膳食和孕期體重增長的相關知識。
懷孕期間許多孕婦認為必須增加營養,要多吃,尤其水果攝入明顯增加,唯恐腹中的寶寶營養不夠,影響其生長發育。其實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面臨的問題已不是食不果腹,而是營養不均衡和營養過剩。
孕期攝入熱量超標,會導致孕婦體重過快增長,隨之,妊娠期糖脂代謝紊亂,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尤其對于孕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影響更為明顯,同時,還有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此外,孕婦體重增加過多過快,會導致胎兒過度生長發育,巨大兒(出生體重在4000 克以上)出生后并發癥增加以及分娩時剖宮產等手術產率增加。物極必反,如果孕期營養不足,胎兒宮內發育受限,出生時體重過低(小于2500 克),成年期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也將增加。所以,為了孩子未來的健康,應重視孕期合理營養,以保證胎兒健康成長。
一、孕期常見營養誤區
(1)盲目增加食量自認為營養已足夠,但實際上胎兒發育特殊營養需求未能滿足不夠(未達到孕期特殊的營養均衡要求),而某些營養素過多(糖類如主食、水果),孕婦肥胖。
(2)認為均衡營養就是什么都吃一點,但每類食物吃多少不知道,導致營養不均衡,有的少有的多。
(3)認為增加營養就是什么都多吃一點,其實寶寶有特殊的營養需求。
(4)認為吃多點,媽媽長得胖點無所謂,寶寶越大越好帶(不知道孕期肥胖可能導致妊娠期糖尿病,寶寶營養過剩會導致巨大兒難產。)
(5)認為媽媽體重增長正常或快,營養就會充分寶寶就不會小(寶寶積累的營養素與孕婦不同,常見的“肥媽不肥仔”并不是寶寶不吸收,是媽媽吃反了)。
(6)認為多一個人多一碗飯,每餐吃兩碗飯,或吃了過多的食物,結果體重增長過快過多,引致妊娠期糖尿病。
(7)認為多吃水果寶寶皮膚好,多補充維生素,改善便秘,沒有不良影響(水果太多可能會致糖尿病)。
(8)認為多吃堅果寶寶聰明,結果吃了過多堅果體重增長過快引起糖尿病。
(9)認為湯比肉更好,只喝湯不吃肉(蛋白質不溶于水,湯中的氨基酸太少導致胎兒蛋白質營養不良生長受限)。
(10)認為吃了多種維生素、DHA、燕窩等營養品寶寶營養就好了,忽視了宏量營養素的適當攝取(蛋白質、糖份、脂肪)。
(11)認為吃了足量的食物就不會營養不良,不需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造成缺鐵性貧血,缺鈣抽筋等)。
二、孕期進補重在營養均衡
孕期進補重在營養均衡,配方合理,切莫盲目進補。
(1)鈣
孕期補鈣,多點沒關系?孕期補鈣是必需,但超量就有害無益了。超量補鈣,會使鈣質沉淀在胎盤血管壁中,引起胎盤老化、鈣化,分泌的羊水減少,胎寶寶頭顱過硬。這樣一來,寶寶無法得到母體提供的營養和氧氣,過硬的頭顱也會也會使產程延長,寶寶健康受到威脅。
(2)維生素
維生素補充要早,多多益善?在受孕后最初的三個月,胎兒的主要器官正在形成,因此許多孕媽都選擇在這階段大量補充維生素,但其實這是不對的。像在孕期如果服下大量的維生素D,不僅會損害孕媽腎臟,也會增大場下心臟有缺陷的嬰兒風險。
另外,維生素B6常被用于妊娠初期來止吐,但如果長期過多服用,致使胎兒對它產生了依賴性。但寶寶出生后,維生素B6攝入不像在母體里那樣充分,就有可能出現出現一系列異常表現:容易興奮、哭鬧不安,容易受驚等,甚至有的小兒在出生后幾小時/幾天內會出現驚厥。所以無論任何維生素份量過多了,都會妨礙身體的任何功能,所以一位健康而飲食均衡的孕媽,無需服用過量的維生素。
(責任編輯:鄭夢雪 )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身體上的營養主要從食物中獲取,但網絡上卻流傳著食物相克或食物治病等信心,往往讓人們陷入營養誤區,反而影響身體健康。詳細>>
很多孕期準媽媽,雖然知道要補充營養,但要怎么補卻搞不太清楚。對此,專家表示,準媽媽日常飲食的大原則是要營養均衡,再根據不同的階段,補充相……詳細>>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和鐵,也是維生素B6、葉酸、鐵和鉀的極佳來源。蝦仁燒菠菜是孕期的一款好食譜。詳細>>
原料:蘆筍6支,蛤蜊 250克,海苔絲、姜絲、 大米、紅酒、醋、糖、鹽、香油各適量詳細>>
懷孕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但是對于很多孕婦來說,懷孕時該吃什么是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很多親朋好友都會給出建議,但是自己要具備一定的常識。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