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食用油是我們烹飪菜肴的時候要用到的一種調味品,現在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們對食用油類的保健功效需求也越來越多了,也因此,我們發現市場上的食用油種類也越來越多了,那么我們如何購買才能買到優質的食用油呢?
1、風味調和油。在制作過程中不會考慮太多營養因素,主要是針對某個地區人們對油脂風味的喜好來調配。例如把味道較輕的菜籽油、棉籽油等提煉和味道較重的花生油、芝麻油混合,按照比例調和出輕口味花生油或輕口味芝麻油,主要是為迎合注重口味的人群。
2、營養調和油。重點考慮的是營養配置比例,一般居家生活油脂中脂肪酸的比例應該重點突出不飽和脂肪酸,針對孕婦嬰幼兒還要重點考慮多不飽和脂肪酸。所以,以不同人群為主要對象的營養調和油就出現了,例如用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配置富含亞油酸和維生素E的具有合理營養比例的營養油,供給三高等特殊人群食用。
3、煎炸調和油。我們在家煎炸食物時,往往效果不如飯店里味道好,一方面是油溫火候的掌握不當,另一方面是油脂的選擇不同造成的。油炸食物想要好吃必須酥脆,而炸的油煙點要高才能讓食物酥脆。因此,使用氫化油和精煉過的棉籽油、菜籽油、豬油等可以調配出起酥性好且煙點高適合煎炸的油脂,但是,這一類油脂顯然對身體的健康是不利的。
大家從超市里一般可以買到前兩種,即普通的風味調和油以及營養調和油,調和油各有利弊,選購的時候一定要識貨才是。
如何選購調和油
選油觀
以前吃油不講成份只要香,當下吃油還要看健康。食用油外觀都一樣,內部成份看質量。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缺少一樣不健康。市場上的食用油沒有一家標成份,只標一個不飽和脂肪酸的糊涂帳。
咋選油
以前糊糊涂涂吃油,如今明明白白消費。油酸、亞油酸、亞麻酸三種成份記心上。油酸主要供熱量,亞油酸促進生長發育治創傷,亞麻酸清洗血管,補充大腦眼睛亮。缺少一種不健康。
選對油
慢性病,重在防,三分治病,七分養。吃油也要講配方,選油不是貴的好,選對成份價值高。
選錯油
學生記憶力下降,中年就是亞健康,不是高血壓,就是高血糖;老年中風偏癱躺在床,個人受罪兒女勞累;家庭生活無質量。
選啥油
橄欖油、山茶油、玉米油、花生油主含油酸、亞油酸,幾乎不含亞麻酸。葵花油、菜子油、豆油,亞麻酸少含量,心腦健康受影響。
健康調和油
亞油酸4份含量48%,亞麻酸1份含量12%,全國獨家既表明成分又表明含量,健康油全營養,比例平衡才健康。
脂肪酸含量
評價食用油質量優劣主要看脂肪酸的含量。飽和、多不飽和、單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至少要1:1:1,但最好單不飽和脂肪酸略高一點,對健康更有利。一般來說正規廠家的食用油在外包裝上都會標示這三種脂肪酸的含量,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留意一下。
調和油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品植物油調配制成。一般選用精煉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為主要原料,還可配有精煉的玉米胚油、小麥胚油、米糠油、油茶籽油等。從營養學角度看,調和油通過選擇不同種類植物油,合理配比脂肪酸種類和含量。
同樣是調和油,其不飽和脂肪酸的種類和含量會有很大差別,所以購買時要注意產品成分說明。通過色澤和氣味也可以辨別食用油的優劣。一般來說,種類不同,食用油色澤和味道也有差異。大豆油、花生油色澤較玉米油、橄欖油深。花生油滋味濃郁。玉米油金黃透明,口味清淡。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家用食用油如何正確選購呢?食用油中大類別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這兩種食用油究竟哪種好呢?小編認為,只有這兩種食用油配合使用才是對人體健康最……詳細>>
在眼花繚亂的食用油廣告中,經常可以看到“特級初榨XX油”、“5S壓榨一級XX油”、“精煉XX油”等,讓人難以選擇。是不是等級越高,食用油……詳細>>
食用油已經是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品,現在超市經常會標上促銷的大瓶食用油供消費者購買,很多人覺得便宜會購買,殊不知食用油也是有保質期的,過期的……詳細>>
民以食為天,食以油為先,在生活中只要烹飪就都離不開油。也有很多人認為炒菜要多放油,不然沒營養。確實適當食用油對身體有好處,有中國居民膳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