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春夏交替時常大雨滂沱,極易引發濕疹類的皮膚疾患,馬齒莧赤小豆苡米湯對此有輔助防治的作用。
馬齒莧是廣東民間常用的野菜,有療皰之效,現代又稱之為天然抗生素。赤小豆、苡米均有健脾利水的作用,加上中藥防風和解百毒的甘草,合而為湯,有清熱祛濕、健脾利水的功效,還是暮春初夏時清熱的素湯。
材料:馬齒莧400克,赤小豆、苡米各50克,防風5克、甘草3克,中藥店有售。
烹制:各物分別洗凈。馬齒莧切段,其余各物稍浸泡。防風、甘草用煲湯袋盛裝,一起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約6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0分鐘,下馬齒莧滾至剛熱,下鹽、油便可。為3~4人用。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夏季是吃糖水的季節,而夏季煲糖水最常用的就是綠豆和赤小豆。今天小編推薦一些赤小豆做成的藥膳食譜給大家,讓大家在炎炎夏日,從飲食中收獲一份……詳細>>
時下為廣東民間稱之為春二三月的回南天。悶熱與潮濕常交織一起,令人們常有濕困的感覺,今日靚湯宜鮮土茯苓云苓赤小豆煲鯽魚。詳細>>
時下對于女性來說可謂是“苦夏”。在暑濕天氣的南方最易得細菌性陰道炎,它亦稱外特異性陰道炎,是由一般的病原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詳細>>
赤小豆苡仁冬瓜煲生魚湯,具有清潤可口鮮美、消暑健脾、清熱祛濕的功效,是長夏時養生的湯飲,且男女老少皆宜。 詳細>>
每逢春夏時廣東的田邊溝旁都會長滿野菜,而民間亦喜愛用一些可食可藥的野菜來入湯或入菜,它們既可作為時令蔬菜又能適時調理人們的身體。近日長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