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赤小豆的詳細功效
1、利水濕,消水腫:古代醫家多將赤小豆作為利尿劑來治療多種水腫病人,包括心源性水腫、腎病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孕婦或產后浮腫。明代李時珍就有一食療效方,用赤小豆“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并能利水消腫”。以現代醫學觀點來分析,無論是魚或是雞,與赤小豆同煮食,一方面是一種極富營養的高蛋白飲食,另一方面又有利尿作用,所以,這對營養不良性浮腫及低蛋白血癥引起的浮腫,或是腎病、心臟病、肝病的水腫,的確是標本兼治之法。
2、通乳汁:古代醫家及民間多用于產后缺奶,就是用赤小豆煮粥或煨湯服用。如古代《產書方》中介紹:“乳汁不通,煮赤小豆取汁飲。”宋代醫家陳自明《婦人良方》中也曾有記載:“予婦食素,產后七日,乳脈不行,服藥無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當夜遂行。”作為婦科名醫的陳自明,在為妻缺奶用藥無效后,采用赤小豆粥而獲效,更可說明赤小豆通乳作用的可靠性。
3、消肥胖:曾有位日本長壽學家提倡的禪宗長壽飲食實踐中,發現赤小豆是一種很好的長壽食品。統計資料也表明,瘦者壽長,胖者壽短。在唐代陳士良《食性本草》中早有赤小豆“久食瘦人”的記載。
(責任編輯:楊綺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