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蘆薈怎么澆水
蘆薈耐旱,但怕積水,在盆土過濕排水不良的情況下易造成蘆薈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乃至死亡。要使蘆薈長得葉茂肉厚,及時適量的澆水很重要。蘆薈最適濕度為45%-85%,蘆薈澆水與季節有關。冬季時由于溫度的原因蘆薈的生長受到抑制,應盡量少燒水,一般15-20天澆1次,如果需要可采取葉面噴水,使盆土保持適當干燥,有利于蘆薈安全過冬;春季,當溫度在15-25℃時,則5-7天澆水1次;夏天氣溫高,蒸發量大,一般2-3天澆水1次,另外每天早晚可向葉面噴水,以避免夏天烈日暴曬。由于不同地區氣候不一樣,因此蘆薈澆水要靈活掌握。
蘆薈澆水應適時適量。水分過多,會使其爛根,葉片上出茶色斑塊或呈茶色腐爛狀。此時停止給水,它便會慢慢恢復。如缺水的話,它便奄奄一息,葉片枯萎。
正確的澆水方法是:澆水時最好不要從頭上澆,而應從旁邊或根部澆,不要讓水澆在葉片上,以免因水溫高而損葉。
澆水的間隔時間長短及澆水時辰要視季節、天氣變化而定。春秋天要在早上澆水,一周澆水一次為宜。如天氣非常清朗,氣候干燥,應5天澆水一次。如為梅雨季節,則10天左右澆一次水。夏天最好每天澆水一次,應在傍晚澆水,夜間讓水分慢慢浸潤。切勿在早上澆水,因易灼傷根部,而且蒸發快,不能達到澆水目的。冬天澆水以10-15天澆水一次為宜。選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澆。如在寒冬不把蘆薈放入暖房,有人主張一冬不澆水,怕水分多易結冰傷害蘆薈。
蘆薈盆土要保持濕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除夏季需充足澆水并經常向葉面上噴水外,其它季節都應控制澆水,否則盆土積水易造成莖葉腐爛。因為它的肉質葉片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所以蘆薈很耐旱,看到盆里的土表面變干的時候再澆水就可以了,澆水過多或盆內積水會引起爛根。
蘆薈在不同的發育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苗期,蒸騰葉面積少,對水分的需求量也少,但其根系弱小,在土壤中分布較淺,故對水分變化十分敏感,因此,保持土壤濕潤,十分有利幼苗生長。成株期,蘆薈對水分的要求量相對增加,同時耐旱能力也明顯增強。
蘆薈忌土壤積水,積水超過10小時,輕則導致爛根、爛葉,重則造成蘆薈整株死亡。土壤持水量為50%-60%以宜。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這是一道營養非常豐富的蔬菜湯,最適合沒有食欲及病后飲用。由于蔬菜及蘆薈的精華都已溶入湯中,就算不食用湯里的蔬菜,營養也非常豐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