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服用太子參與西洋參區別
太子參和西洋參均屬補氣藥物的清補之品,性味相似,都有益氣,養陰作用,皆可用于氣陰不足,或氣陰兩傷而兼有熱象之證候。但二者因藥物來源不同,功能各有所長,臨床應用亦各有所宜。
太 子參又名孩兒參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根。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脾、肺二經。適用于脾、肺虧虛、氣陰不足,唯補力遠較人參薄弱,單用必須較大劑量持續服用,才 有明顯效果。臨床上治療體質虛弱而偏于陰虛者,或病后虛弱,倦怠乏力,食欲減少,常與黨參,熟地、白術、當歸等藥同用。治氣陰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潮熱多汗等,常與五味子、酸棗仁、柏子仁、當歸等藥同用。治療脾氣虛弱,胃陰不足,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體倦無力等,常與山藥、玉竹、谷芽等藥同用。
治陰 虛肺燥,干咳痰少等癥常與北沙參、百合、川貝母等養陰潤肺止咳藥同用。治熱病津氣兩傷,口渴乏力,常與生地、麥冬、沙參等藥同用。若治小兒病后體弱無力, 自汗多汗,常與黃芪、浮小麥、五味子同用,此外本品配伍白薇、竹葉、麥冬,用于小兒久熱不退,或小兒夏季熱。本品與五味子、酸棗仁制成參味合劑,治療神經 衰弱效果較好。用于痰郁肺,咳嗽痰多,日久不愈而見氣陰不足, 口干乏力等癥時,可用本品與栝萎及魚腥草、前胡等清熱化痰藥物同用。
西 洋參系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來自北美洲,味甘苦,性寒,歸肺、心、腎三經。具有益氣養陰,清火泄熱,生津液等作用。適用于氣陰不足,虛而火盛的證候。如 治肺陰不足,虛熱咳嗽,咳血或痰中帶血等癥,常與天門冬、麥門冬、阿膠、川貝母等藥同用。治熱性病或病后津傷,或熱邪未盡而正氣已傷,煩倦口渴,常與鮮生 地、天花粉、麥冬、五味子同用。治胃陰不足常與石膏、麥門冬、牛膝同用。治療津液不足,口干舌燥可單用本品煎服。對于胸熱便血,可用本品蒸龍眼肉內服,有 清腸止血之功。
太子參與西洋參均適用于氣陰不足,虛而有熱的證候。但益氣養陰,清火生津之力,太子參不及西洋參,故氣陰不足,熱勢不亢者,用太子參。如氣陰兩傷熱盛者,宜用西洋參。對一般輕癥可用太子參代替西洋參用。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西洋參性涼而潤,益肺陰,降虛火,養胃生津止渴,用于肺虛久咳,咽干口渴,虛弱煩躁,胃火牙痛,高血壓,心肌缺氧,胸悶引發的心絞痛及冠心病等。……詳細>>
總之,不管是哪種參,通常都適用于氣虛癥患者,即常自汗、乏力、易感冒的人,如果是平常愛上火的實熱癥患者,哪種參茶都不應喝。即便是正常人,也……詳細>>
幫助消化:黨參助消化。黨參不但能夠補氣,而且還能平衡消化系統。喝黨參熬制的湯可以促進腸胃消化,以及胃液的分泌。從而讓人們不但能夠胃口大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