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骨頭湯是我們最常喝的一種湯,也最受大家歡迎。尤其是在廣東、潮汕、香港地區,飯前喝湯是習俗。那么經常喝骨頭湯好不好?喝骨頭湯有哪些誤區要注意?
經常喝骨頭湯好不好
適當的喝一些骨頭湯是很好的,但不宜經常喝。
時下很多人喜歡喝骨頭湯,認為用骨頭熬湯可以將鈣熬進湯中,把湯喝下去就可以達到補鈣的效果。殊不知,吸進去的不是鈣,而是大量的膽固醇。事實上,骨頭里的鈣是以磷酸鹽形式存在的,很難溶于水,不管用多少骨頭燉湯或燉多長的時間,都不能增加骨頭湯的含鈣量。所以,用骨頭熬成的湯,里面最多的是脂肪,消瘦虛弱的人偶爾喝點可以促進食欲,增加營養。產婦喝了可以促進乳汁分泌。但是,如果長期服用容易導致肥胖、高尿酸甚至高血脂。特別是肥胖人群、高血脂癥以及心腦血管病患者,骨頭湯喝多了無疑。所以,選擇骨頭湯進補,還要因人而異,切忌過量。
有些高血脂病人知道應該少吃肥膩,但是又做得過于極端,連湯都不敢喝,這樣就缺乏營養。其實,只要少用豬骨頭煲湯就好,如果煲雞肉湯,可以先去皮、去油,減少油脂的攝入。喝湯前最好先“撇油”,建議等湯冷卻到一定程度,把結在上面的一層薄薄的油脂去掉即可。
喝骨頭湯的誤區
1、喝骨頭湯能補鈣
“吃什么補什么,喝骨頭湯補鈣”。因為骨頭里面的鈣可以溶解在湯里的含量是非常低的,10公斤排骨熬成豬骨湯中的鈣量還不足150毫克。曾經有人檢測過,一碗骨頭湯大約含有2-3毫克鈣。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鈣計算,估計需要300~400碗骨頭湯才可以滿足人體鈣的需要。
2、吃肉不如喝湯
俗話說,“吃肉不如喝湯”,肉湯的鮮味往往超過了肉的鮮味,人們由此而誤認為肉的精華都跑到肉湯里去了,湯的營養比肉好。而老火湯的鮮味,是因為經水煮后肉類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湯內,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質仍呈凝固狀態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
如果湯煲了2個小時以上,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就僅僅為肉中的5%左右,剩下的還有95%的營養成分全部都留在了“肉渣”中。因此,只喝湯不吃肉,只是滿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營養成分還是在肉渣里,如果吃肉不喝湯等于是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
3、人人都能喝濃湯
“湯越靚,營養越高”。其實并非如此,何鳳怡說,豬骨、雞肉、鴨肉等肉類食品經水煮后,能釋放出肌肽、嘌呤堿和氨基酸等物質,這些總稱為“含氮浸出物”。很顯然,越美味的湯,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長期攝入過多的“嘌呤”可導致高尿酸血癥,后者是引起痛風病的罪魁禍首。
(責任編輯:鄭夢雪 )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骨頭湯是具有補鈣等功效的。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天天喝骨頭湯進補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無害的,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天天喝骨頭湯是……詳細>>
另外,飯前喝骨頭昂雖然能將口腔、食道潤滑一下,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有利于食物稀釋和攪拌,促進消化、吸收。但飯后喝湯,易將原來已被……詳細>>
如何燉出營養好喝的骨頭湯?骨頭湯可以說是最常見又有營養的湯了,然而很多人在熬骨頭湯的時候都會面臨一些問題,該如何燉好骨頭湯,在燉骨頭湯的……詳細>>
每個家庭都會熬骨頭湯喝,但是大多數人在熬骨頭湯時不知道骨頭湯到底熬多久才好,有些人認為骨頭湯熬越久越好,真的是這樣嗎?詳細>>
生活中,大棒骨湯、排骨湯、鴨架子湯等各類骨頭湯也切實其實到處可見。那么,是不是用骨頭熬的湯就是比用純肉熬的湯更有營養、更補人呢?相關專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