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喝湯是一種養生的好習慣,但是想要喝得健康,有一些常識你不能不知。有的人喝湯常常陷入誤區,結果不僅不能養生,反倒傷身又惹病。有些人認為煲湯時間越長越好,這是真的嗎?
煲湯時間越長越好?
很多人喜歡小火煲湯,一煲就是半天,認為這樣食物的營養才能充分溶解到湯里。其實,煲湯時間適度加長確實有助于營養釋放和吸收,但過長反而會破壞營養。
一般來說,煲湯的材料以肉類等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為主。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為氨基酸,加熱1—1.5小時為宜,加熱時間過長,氨基酸會遭到破壞,營養反而降低,還會使菜肴失去應有的鮮味。長時間煲的湯,雖然看上去很濃,其實是湯中水分蒸發,帶走了營養的精華。
還有些食物,煲湯的時間需要更短。如魚湯,魚肉較細嫩,只要湯煮到發白就可以了,再繼續燉不但營養會被破壞,魚肉也會變老變粗。還有些人喜歡在湯里放人參等滋補藥材,由于參類含有人參皂甙,煮得過久就會分解,失去補益價值,所以煲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
如何煲湯更營養
1、選料要精湛
選料是熬好鮮湯的關鍵。要熬好湯,必須選鮮味足、異味小、血污少、新鮮的動物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這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琥珀酸、氨基酸、肽、核苷酸等,它們也是湯的鮮味的主要來源。
2、煲藥膳湯要配對藥材
具有食療功效的藥膳湯是以中醫和中藥的理論為指導,既要考慮到藥物的性味、功效,也要考慮到食物的性味和功效,二者必須相一致、相協調,不可性味、功效相反,否則,非但起不到保健身體、治療疾病的作用,還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3、怎樣加水有學問
原則上,煲湯時加水應以蓋過所有食材為原則,使用牛、羊肉等食材時,水面一定要超過食材。切記最好不要中途加水,以免稀釋掉食材原有的鮮味。如果必須要加水,也應加熱水。
(責任編輯:鄭夢雪 )
家提醒說,長時間加熱會破壞煲類菜肴中的維生素,加熱60-90分鐘,就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峰值。詳細>>
人們認為煲湯時間越長,湯里的營養越多。以燉骨頭湯為例,很多人認為熬得時間越長,骨頭里的鈣質才能全跑出來,燒煮時間少則一二個小時,多則三……詳細>>
夏天會大量的流汗,失去大量水分和鹽份,合理的補充一些湯,可以增加人體水平衡,否則可能因為大量失去水分和鹽份,導致人體無精神,肌肉酸脹,但……詳細>>
廣東人煲湯,素來就喜歡把藥材作為湯料,經過長時間的細火慢燉,煲出獨具物色的“養生湯”。由于飲食傳統觀念的影響、營養知識的缺乏,不少人仍存……詳細>>
餐桌上有碗熱氣騰騰的鮮湯,常使人垂涎欲滴,特別是在冬季。想一下,寒冷的夜晚,一碗熱騰騰的滋補靚湯喝下肚里去,在溫暖腸胃的同時,又能夠美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