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水是煲湯的關鍵,它既是傳熱的介質,更是食物的溶劑。人們在煲湯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加水不夠,那煲湯途中可以加水嗎?煲湯有哪些常見誤區?
煲湯途中可以加水嗎
煲湯時的加水量應至少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確實需要加水,應以熱水為好,不要加冷水,這樣做對湯的風味影響最小。
煲湯時中途不宜加水,這是因為原料與冷水共熱過程中,熱量是較均勻的、持續地向內傳遞,水分也較有規律地相互滲透。如中途加入冷水,湯汁溫度會突然下降,破壞了原先的均衡狀態。當水溫再度升高時,熱量向原料內部滲透,原料內可溶性物質向外滲出,將受到原料外面己凝固變性的蛋白質的阻隔。此外,制湯時常用豬骨,當與冷水供熱后,骨組織疏松,骨中的蛋白質、脂肪能逐漸釋出,突然降溫會使豬骨表面的空隙收縮,造成骨質緊密,骨髓內的蛋白質、脂肪不易釋出。所以,制湯時,中途不宜加冷水。
煲湯常見誤區
1、亂加“料”
不少人希望通過喝湯進補,因而在煲湯時會加入一些中藥材。但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煲湯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比如,西洋參性微涼,人參、當歸、黨參性溫,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比如,身體寒氣過盛的人,應選擇當歸、黨參等性溫的中藥材,但體質熱的人吃后可能會上火。因此,在煲湯時如果想要加中藥材,最好根據自己的體質來。
2、煲太久
有些人總怕湯熬的時間太短不進味兒。其實,如果是煲肉湯,時間以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為最佳,這樣既能保證口感,也能保證營養。時間過長會增加湯中嘌呤的含量,進而增加痛風的風險,同時食物中的營養也會慢慢流失。如果是燉骨頭湯或豬蹄湯,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要超過3個小時。
3、加鹽太早
食鹽是熬湯不可缺少的調料,但食鹽應該在湯快出鍋時加,否則加鹽太早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還可能會使湯色發暗,影響外觀。
(責任編輯:鄭夢雪 )
中國很多地區的居民都有煲湯的習慣,甚至有些人每一天,每一頓飯都必須要有湯。講究的人四季都用不同的湯來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甚至還可以起到滋……詳細>>
廣東人煲湯,素來就喜歡把藥材作為湯料,經過長時間的細火慢燉,煲出獨具物色的“養生湯”。由于飲食傳統觀念的影響、營養知識的缺乏,不少人仍存……詳細>>
煲湯用什么鍋好呢?說到煲湯,往往我們都會認為只有肉類食物才能煲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有很多蔬菜也可以煲湯,并且有很多的營養價值。在這里……詳細>>
餐桌上有碗熱氣騰騰的鮮湯,常使人垂涎欲滴。怎樣才能使湯鮮味美呢?這里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就是三煲、四燉和五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