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有人做菜喜歡先洗后切,有人則喜歡先切后洗,有的人認為怎樣都行,但是這并不是程序問題,而直接會影響蔬菜質量,那么蔬菜是先洗后切好還是先切后洗好?
蔬菜應先洗后切
蔬菜應該先洗后切。新鮮蔬菜是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但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很容易溶解于水中,烹調過程中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損失。如把整棵菜或整片菜葉先用清水洗凈,然后再切,這樣就可減少維生素C和其他水溶性維生素的損失。反之,如果先切后洗,并且切得很碎,甚至把切好的菜長時間浸泡在水中,那么,由于大大增加了蔬菜的損創面和與水接觸的面積、接觸時間,必然會使維生素C等大量溶于水中,造成營養素的損失。
此外,新鮮蔬菜被切后和空氣的接觸面增加了,如果放置的時間過久,蔬菜里面破碎的細胞中的維生素C會在空氣中氧化,也增加了營養的損失。所以,在烹調蔬菜時,應該先洗后切。
做菜常見誤區
1、熱油冒煙了再放菜
其實這是一部分長輩流傳下來的“習慣”。因為那時的用油是顏色暗淡的粗油,雜質比較多,在130℃以上就開始冒煙了。而我們現在用的油都是純凈透明的,通常情況下,200℃以上才會冒煙。所以,現在如果等冒煙了再放菜,那溫度不僅對油有害,也破壞了很多菜中的維生素,同時也是一種嚴重的空氣污染。油溫到達200~300度,產生的油脂中就已經含有多種有害物質,比如甲醛、苯、丙烯醛等,都是有毒物質和致癌嫌疑物質。所以,健康起見,還是建議大家用“熱鍋冷油”的方法。
2、炒菜后不刷鍋,接著炒下一個菜
炒完一道菜后,看似潔凈的鍋外表會附著一些油脂和食品殘渣,當再次低溫加熱時,就可能發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因而,倡議每炒完一道菜都要將鍋刷洗潔凈后再炒下一道,這么可增加無害物資的發生。
3、炒菜時參加多種含鹽調料
鹽是百味之首,生抽、老抽、雞精等都是屬于高鹽調料,特別是醬油類,鹽的含量到達15%—20%。口胃重的親們,老是會參加好幾種含鹽調料,從而招致身材鈉攝取超標。鈉超標易惹起多種慢性病,以是規勸大家,能夠偶然調度一下口胃,但也要留意過量。只管油膩飲食,恰當運用醋來改進口感。
(責任編輯:鄭夢雪 )
先切后洗——營養素大量流失。除了小雞毛菜等品種以外,大多數蔬菜都需切小后再燒煮。不少人習慣做法是將蔬菜切小再洗,殊不知,蔬菜中許多營養……詳細>>
你知道嗎?吃蔬菜也是有誤區的,如果不注意這些誤區,會使你無法吸收到蔬菜的營養價值,甚至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就一定要……詳細>>
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中國人面臨的最直接的重要問題,在外面吃飯經常擔心各種廚房問題,從而選擇自己做飯。但是農藥殘留也讓很多人買菜時倍加小心,所……詳細>>
現在,蔬菜上殘留了很多農藥是大家最擔心的,畢竟誰都不愿意把農藥殘留物吃到肚子里去。想要阻止農藥殘留物進入身體,就得在清洗蔬菜的時候把好關……詳細>>
生活中許多人將蔬菜買回來之后,因為擔心其表面的農藥,所以經常會將其放在水中或鹽水中浸泡20分鐘半個小時左右。蔬菜食用前用水浸泡這個習慣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