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維生素能調節身體代謝,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大多數維生素在人體內無法合成,少部分可以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滿足機體需求,因此人們需要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但有的維生素不耐熱、易氧化,錯誤的烹調方式會導致維生素大量流失。
如何處理食物才能盡可能保留維生素?
1、淘米時不能用力搓
蒸米飯時盡量減少淘米次數,不能用力搓洗,不然會讓食物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大量流失。在淘米過程中不要使用流動水沖洗在盆中用手攪動,清洗兩遍左右即可。淘米主要是去除比較明顯的灰塵,然后用手輕輕搓洗。
2、蔬菜洗完后再切
因為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洗完之后再切,可防止維生素C溶于水中,導致流失。另外維生素C易氧化且不耐高溫,切好蔬菜要及時放在鍋里快炒,不能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也不宜久煮。
3、焯菜時加入適量鹽
焯燙蔬菜過程中,含有的水溶性營養成分如部分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會流失在水中。不妨在開水中加入適量食鹽,蔬菜的細胞內外滲透壓平衡,減慢可溶性維生素流失到水中的速度,但注意鹽不能加太多。
4、炒菜時晚放鹽
同樣道理,炒菜時加鹽太早的話會讓蔬菜中維生素C大量流失。因為炒菜先放鹽,食鹽出水會帶走部分維生素C。水不僅會帶走維生素C,而且也帶走其他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葉酸及維生素B2,在細胞中它們能得到一定程度保護,傳熱比較慢而且損失減少。當進入湯中會直接受到高熱,增加營養物質的破壞和損失。
5、適當加點醋
大多維生素在酸性環境中相對穩定,在烹調菜時可適當加醋,不僅讓菜脆嫩好吃而且能讓維生素保持穩定狀態,減少維生素的流失。炒土豆、豆芽等含維生素C食物時可適當加醋。但在炒小白菜、菠菜等綠葉蔬菜時不要放醋,不然讓炒出來菜發黃。炒菜時不能加入堿,因為堿性環境會破壞許多維生素,讓許多維生素流失。在瘦肉中含有大量維生素B2、B6、B12等,在堿性環境下容易被氧化而失去活性,所以腌肉時不能加堿。
溫馨提示
通過以上烹調方法能留住食物中維生素,盡量不要采取高溫油煎或油炸的烹調方式。烹調食物時可善用香辛料,比如蔥、姜、蒜等具有抗氧化性能的配料,保護食材中維生素。
(責任編輯: )
維生素C是身體上必不可少的營養素,能增強抵抗力,預防慢性病。成年人每人每天應攝入100毫克維生素C,一般均衡飲食就能滿足身體需求。雖然大……詳細>>
不管是蔬菜水果肉類都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如果處理不當或者烹飪方式不當的話,就會減少里面的營養價值,如何做才能夠有效的減少食物里面營養價值的……詳細>>
生活中大部分食物屬于低熱量、高膳食纖維、高水分的,掌握正確的吃法,不僅能保留其中的營養,而且幫助控制體重。錯誤的烹調方式會把食物轉化成高……詳細>>
不同的食物里面含有的營養價值不同,但是如果沒有經過正確的處理和烹飪,會讓里面的營養價值流失,不能更好的吸收里面的營養成分,這樣會導致食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