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秋高氣爽,正是人們開始進補的時節,然而對于身懷六甲的準媽媽來說,可不能隨便補哦!有位婦女連續三年在秋季流產,她自己懷疑是習慣性流產,可細心的醫生卻發現,她愛吃的大閘蟹和甲魚才是胎兒的致命殺手。那么,秋天對于準媽媽們來說,在飲食方面又該注意什么呢?
一、營養要均衡
孕期的合理營養及平衡的膳食對于胎兒的發育有很大影響。孕婦營養攝入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每種營養素的供給要充足,既不能少,也不能過多,而且各種營養素之間的搭配比例要適宜,保持一定的平衡。通常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熱量(主要由淀粉類食品供給)、維生素、物質以及微量元素。
蛋白質主要由動物類食品提供,是胎兒組織器官尤其是腦組織形成和發育所需的最重要成分,準媽媽要保證每天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如雞蛋、牛奶、以及各種肉制品(魚、肉等)。
好奇小提示:
準媽媽飲食中油膩食物和肉類要適量,別一味追求貼秋膘,要適當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水、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對于緩解便秘都有好處。
二、秋季水果雖好,準媽媽可不要貪吃
秋天上市的新鮮瓜果比較多,但這個季節也正是天氣逐漸轉涼的時候,早晚氣溫低,晝夜溫差大,如果再不注意食品衛生,抵抗力相對比較差的孕婦就容易鬧肚子了。這對孕婦的威脅可比對平常人大的多,可能刺激孕婦宮縮甚至導致早產。
網友媽媽的親身經歷:我已經35周了,還有30天就要生了,整個孕期吃非常多的水果,沒有任何不適,結果一到秋季,就出問題了,9月6號吃了一根香蕉,三串葡萄,晚上喝了一小碗綠豆湯,睡覺前又吃了兩根香蕉,結果拉肚子嚴重到根本不能離開廁所。
一晚上七八次,要是趟在床上,想拉了來不急到廁所就拉到內褲上了,兩天時間,體重輕了四斤,肚子也變小了,嚇死人了,醫生量腰圍的時候嚇一跳,把我兇了一頓!說再拉孩子就出來了!還好寶寶很堅強,沒受什么影響!在這里,希望其他媽媽們早早看到學習一下,這樣對寶寶好些!
因此,對于準媽媽們來說,在這豐收的季節,選對水果吃更重要,同時也要適可而止。
${FDPageBreak}
三、不可盲目進補
孕婦秋季補身是必要的,但應以溫和、清淡為宜,可選用燕窩、黨參、茯苓、麥冬、沙參、蓮藕、銀耳等,少吃狗肉、羊肉。另外,秋季孕婦應少去人多擁擠的地方,要保持居室空氣的流通,特別要小心一些致畸病毒,如風疹、巨細胞病毒感染,它們會導致畸胎。
醫生向孕婦推薦一款補氣益血的雞蛋棗湯,做法如下:雞蛋2個、紅棗10個、紅糖適量。鍋內放水煮沸后打入雞蛋,水再沸下紅棗及紅糖,文火煮20分鐘即可。
好奇小提示:
秋季準媽媽進補應該科學進行,多聽取醫生的建議,千萬不可盲目進補,以免得不償失,那就不好了!
四、大閘蟹、甲魚準媽媽應遠離
金秋時節,大閘蟹肥滿美味,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饕餮食補大餐,有些準媽媽對其尤為鐘愛,而此時的甲魚也鮮嫩可口,一直被家人當做為準媽媽食補的首選。
然而有關專家提醒各位準媽媽注意:10月底到11月間,千萬不要過多吃大閘蟹和甲魚進補。因為它們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可能會導致流產。
五、葡萄不可多吃
秋天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節,有些準媽媽特別愛吃,但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
葡萄中含有較多的葡萄糖,過量的攝入容易引起妊娠期糖尿病或胎兒生長過大。
妊娠期糖尿病不僅危害準媽媽本人的健康,更重要是危及體內胎兒的健康發育和成長,并極易出現早產、流產或死胎。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相關方面的專家提醒市民們:季節進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這是什么道理呢?詳細>>
秋季樹木落葉、人落頭發是一種自然生理現象,其原因是秋季較干燥,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皮脂腺分泌減少,引起毛發干枯及脫落,秋季落發別太……詳細>>
皮膚科和營養科的專家們給愛美的女士開了一個“藥方”——外養+內調。詳細>>
夏季,寶寶們進食冷飲較多會減弱了腸胃功能,天熱大量出汗也造成身體的營養損耗。所以到了秋季,適當的飲食進補有助于孩子成長和防病。年輕的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