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吃就吃新鮮的!”這是常常掛在人們嘴邊的一句話。在通常情況下,對于大多數食品而言,越新鮮其營養價值越高,味道越好,顏色越誘人,而長期放置,其色香味等會變差、質感降低、營養素流失、有害物質蓄積,甚至出現腐敗變質,而導致食物中毒。然而,對于有些食品而言,“新鮮”往往意味著可能存在導致食物中毒的隱患。
◆豬肝
有的人喜歡吃“鮮嫩”的豬肝,因此,在烹調時,為求鮮嫩,往往將鮮豬肝急速炒一下就食用。殊不知,這樣做的隱患很大:首先,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種有毒的代謝產物在肝中聚集,倘若加熱不徹底和不充分,可能造成一些有毒物質的殘留,人進食后可能誘發疾病。其次,急速烹炒難以殺滅豬肝內的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蟲卵,從而導致進食后損害人體健康。
◆鮮海蜇
鮮海蜇含有毒素,不可食用。只有經過食鹽加明礬使鮮海蜇脫水數次,才能讓毒素排盡,方可食用。
${FDPageBreak}
◆鮮木耳
鮮木耳含有一種叫卟啉的光感物質,食用后若被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若水腫出現在咽喉黏膜,會出現呼吸困難。干木耳是經曝曬處理的成品,在曝曬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經水浸泡,其中含的剩余毒素會溶于水,使水發的干木耳無毒。
◆鮮咸菜和鮮的酸泡菜
新鮮的咸菜和酸泡菜含有相當量硝酸鹽,鹽腌后幾個小時內,亞硝酸鹽開始明顯增加,2周左右達到高峰,此后又逐漸下降。亞硝酸鹽可引起缺氧癥狀,還會與食品中的仲胺結合形成致癌的亞硝胺。因此,不可進食鮮的腌制食品,應在腌制4周后再食用。
◆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又名金針菜,未經加工的鮮品含有秋水仙堿。秋水仙堿本身無毒,但吃后在體內會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三秋水仙堿。實驗表明,只要吃3毫克秋水仙堿就足以使人惡心、嘔吐、頭痛、腹痛。若吃的量多,可出現血尿或便血,20毫克可致人死亡。干品黃花菜是經蒸煮加工的,秋水仙堿會被溶出,故而無毒。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我們平時在挑選食物時總是認為越新鮮就會越健康,尤其是水果類食物,越新鮮,營養價值流失的就會越少,但是生活中有一些食物新鮮時是不能吃的,不……詳細>>
食物應該吃新鮮的,這似乎是共識。食物過了新鮮期就會逐漸腐敗,從而有損營養價值以及口感。但對待任何事物都不能一刀切,對食物也是如此。有些食……詳細>>
新鮮的海蜇含水多,皮體較厚,還含有毒素。只有經過食鹽加明礬鹽(俗稱三礬)清洗兩次,使鮮海蜇脫水兩次,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二礬海蜇呈淺紅……詳細>>
在外吃飯和購買食材,你最擔心什么呢?絕大多數的人第一是關注美味,第二就是食品安全。每天要面對那么多的顧客,餐廳真的每天都是使用新鮮食材嗎……詳細>>
我們常說食物要趁新鮮時吃,但有些食物在此規律之外。有些食物新鮮時吃,或許還會引起中毒情況,所以要倍加注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