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此時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
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人們走來。
雨水季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天氣對已萌動和返青生長的作物、林、果等生長及人們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農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門防寒防凍工作的同時,仍要注意個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感冒等流行疾病的發生。
雨水時節,還要防治“倒春寒”。這是因為初春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這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特別是溫度驟然下降的時候,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所以這里還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過早減少衣物。
根據雨水節氣對自然界的影響,聯系到養生應該著重強調雨水節氣“調養脾胃”的重要性。脾胃健旺是人們健康長壽的基礎,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調養脾胃的具體方法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飲食調節、藥物調養和起居勞逸調攝。
飲食調節:春季氣候轉暖,然而又風多物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另多食熱粥調養脾胃。由于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發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否則肝木生發太過,則克傷脾土。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五行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勝土。所以,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可選擇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卜、荸薺、甘蔗等。但身體屬寒癥者則應根據自身情形斟酌選用。
另外,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的健康的重要因素。
因此,雨水養生除了要注意疏肝理氣、扶助陽氣外,調養脾胃也是一大要點。
在雨水節氣前、中、后三天服用“雨水養生湯”,對潤和脾胃大有益處,可調整臟腑氣血的微小失衡,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
具體做法:取銀耳15克,核桃仁15克,小米適量、枸杞30克煮粥;并于每日上午10時服用200毫升即可。
雨水時節,驚蟄將至。因此閆珉川特別針對這段時間,推薦幾款營養美味的養生食譜。
桂圓阿膠紅棗粥
配料]粳米100克、桂圓肉20克、阿膠10克、棗(干)1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發漲,瀝干水分;取一只大杯,倒入開水,將阿膠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將小杯子坐于開水中直至阿膠溶解;桂圓肉去雜質,洗凈,紅棗洗凈去核;鍋內加入約2000毫升冷水和桂圓、紅棗,用中火煮至水分剩余三分之一;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入融化的阿膠攪勻即可。
功效]益氣滋陰、補腎強身、活血養血、潤膚美顏。
紅棗首烏粥
配料]何首烏50克、粳米100克、紅棗5枚,紅糖適量。
做法]將何首烏置于砂鍋中,加水1000毫升,水開后用文火再煎15分鐘,去渣取濃汁500毫升,將粳米、紅棗放入砂鍋內煮粥。粥成后,放入紅糖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補血、養肝益腎。
涼拌雙耳
配料]水發銀耳、黑木耳各100克,鹽、味精、白糖、胡椒粉、麻油適量。
做法]水發銀耳、黑木耳除去雜質,清水洗凈,沸水焯5分鐘后放入冷水中冷卻5分鐘,控干水后裝盤。依個人口味將上述調味品放入碗中用冷開水調勻,澆在“雙耳”上拌勻即可。
功效] 益氣補血、養肝益腎。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今天是雨水節氣,在我國民間養生中有根據節氣來調整飲食習慣的習俗。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雨水節氣時的飲食宜與忌。感興趣的朋友們,快來一……詳細>>
一年之計在于春,雨水節氣過后,降水增多,人們此時要注意做到飲食有節,定時定量,寒溫適度,注意飲食衛生,多吃粗糧果蔬,調節營養平衡。在飲食……詳細>>
2月18日,迎來了雨水節氣,它的最大特征是濕暖的天氣。這樣的天氣容易高發感冒、頭痛、鼻炎等疾病。那么,雨水節氣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在雨……詳細>>
今天是立春后的第二個節氣,雨水。在雨水的時候,要吃什么養生呢?在不同的節氣里,飲食養生的食物是不同的,需要多講究。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一下……詳細>>
今天為雨水,南方的此節氣前后常是春雨瀟瀟,養生湯飲宜祛濕祛風除痹、滋補開胃益氣,因而今日靚湯宜菊花陳皮魚肚燴蛇羹。蛇肉能補氣血、祛風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