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古時候,進入炎熱的伏日,有吃各種消暑清涼食物的習俗,其目的是預防暑熱傷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療保健作用。
飲食避暑最早于漢代。但漢代的飲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勞”,是一種勞動之余的“斗酒會”,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勞。南北朝伏日以飲食避暑有進一步發展。據《荊楚歲時記》載:“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古人習慣稱暑氣為惡氣,這里所謂“避惡”,實際指的是避暑。“湯餅”是一種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雖然湯餅本身不是清涼食品,但在夏天吃熱氣騰騰的湯餅時卻能出一身大汗,從而帶走體內大量熱能,所以說,古人盛夏吃湯餅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避暑方法。
明清以來,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據《帝京歲時記勝》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干用。”《清稗類鈔》也說:“京師夏日……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于中”宴客。中醫學認為,蓮子性味甘平,有補脾澀腸,養心益腎的功用。夏日常飲蓮子湯,能補中強志,養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輕身益氣,令人強健。夏日飲蓮子湯益壽是有科學道理的。
清朝北京地區伏日選擇中草藥避暑,也是一大特點。據《京都風俗志》說:“伏日,人家有食盛饌異于平日者,謂之‘貼伏膘’。或以此日起,有合冰水者,或有煎蘇葉、藿葉、甘草等湯,于市中舍之,謂之暑湯”。這里“蘇葉”,即紫蘇葉,中醫學認為紫蘇性溫、味辛、功能發表散寒、理氣寬中、化痰止咳。《日華子本草》稱其:“止咳,潤心肺,消痰氣。”中老年和兒童夏日飲蘇葉湯,則有健脾補中,脾土健旺的功效。“甘草”,亦稱甜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醫學上以根狀基入藥,性平、味甘,功能緩中補虛、瀉火解毒、調和諸藥,生用可治咽痛、癰疽腫毒。
(責任編輯:張藍飛 )
文章關鍵詞:
法餐中牛肉清湯是最常配的湯品。這種湯清理腸胃的效果特別好,這種牛肉清湯不但能夠清理腸胃,達到減肥的效果,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是一種完全……詳細>>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下下廚,既能舒緩快節奏生活的壓力,又能感受和朋友家人共享美味時的快樂。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飯菜,就少不了合手又合……詳細>>
西紅柿是夏季美白防曬的佳品,生吃可以補充維生素,但你知道么,西紅柿煮成湯后可以開胃、抗氧化,營養更豐富,可謂是夏季第一湯!今天為您介紹西……詳細>>
日本人愛喝大醬湯,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鐮倉時只有武士才能喝。直到室町時代末期,才出現在普通百姓的飯桌。如此簡單的湯,日本人幾乎餐餐都……詳細>>
酸梅湯的鼎鼎大名,可從清宮異寶御制烏梅湯這名稱中窺見一斑。舊時的酸梅湯是用楊梅加白糖熬制,后清代經御膳房改進成為宮廷御用飲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