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那家館坐落在沈陽市內故宮西側,以經營東北民間和滿族風味的白肉血腸而馳名關內外,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傳說清同治年間,皇太極的親娘舅葉赫那拉氏阿什達爾罕后裔(屬正白旗的一支)那吉有辭去朝廷官職,到今天沈陽市風景秀麗的小河沿魁星樓前開設了一家專門經營滿族風味菜肴的“吉興園”飯館。后來飯館又遷至大東門里,擴大了店面。那家根據東北民間及滿族人逢年過節殺豬吃白肉血腸的習俗,在原有溜肝尖、溜三樣等菜肴的基礎上增添了白肉血腸這一品種,并不斷加以改進提高,逐漸地“吉興園”的白肉腸聲名遠揚,受到了遠近顧客的一致贊譽。
民國初年,那吉有的大兒子那文貴繼承父業開始經營“吉興園”。那文貴將“吉興園”擴建為一棟二層樓房,并更名為“那家館”,正式掛起了那家館的金字牌匾。除一直保留頗受顧客青睞的白肉血腸外,那家館又增添了壇肉米飯、三套碗、六碗六碟、滿漢全席等菜肴,這時那家館已發展到相當規模了。抗日戰爭結束后,那家館從沈陽遷到了北京的皮褲胡同。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那氏后人又重新在沈陽開辦起了那家館。特別是1979年以后,不但重新掛起了那家館的金字牌匾,而且還恢復了傳統的操作方法,使越來越多的顧客能夠品嘗到白肉血腸這一正宗的滿族風味佳肴。
那家館白肉血腸的特點是:選料考究、制作精細、調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膩、肉爛醇香、血腸明亮、鮮美細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鮮嫩,膾炙人口。
(責任編輯:徐茜茜 )
文章關鍵詞:
有一首著名的網絡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最后一句說:“翠花,上酸菜!”這里的酸菜就是指“酸菜燉白肉血腸”。 詳細>>
李連貴熏肉大餅為河北灤縣柳莊人李連貴于是1908年在四平梨樹首創。大餅色澤棕紅、皮肉剔透、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沁脾,日食夜嗝;大餅皮……詳細>>
克東腐乳系細菌類型發酵,有別于毛霉類型發酵,其產品特點是色澤鮮艷,質地細膩而柔軟,味道鮮美而綿長,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克東腐乳在腐乳之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