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熟吃都有理?
責任編輯:徐茜茜 家庭醫生 2008-9-4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快速閱讀:
1. 根據蔬菜的產地、種類和個人飲食習慣,決定是否生食蔬菜。
2. 生食能充分發揮一些新鮮、衛生蔬菜的有效營養成分。
3. 含淀粉類蔬菜,如土豆、山藥、葛根,不經加熱,人體難以吸收。
現在國家法定假日增加,雖然身在外地,也可以經常回家了。這不,五一節放假,我就興沖沖地坐上了回家的列車,一邊憧憬著和家人的團聚,一邊懷念起老媽的招牌菜。
沒想到,這次五一之行卻發生了一點小小的不愉快。原因就在生菜。
話說當日回家,我趁老媽在廚房忙活的時候,隨手拿了兩片她準備用來炒的生菜,在水龍頭下沖了沖就興致勃勃地吃了起來。老媽發現后不高興了,我開始還以為她嫌炒菜分量少了,心里正怪她小氣,卻被老媽一輪劈頭蓋臉地數落起來:“生菜還沒炒熟怎么就生吃了呢,上面布滿細菌的!”我回駁說:“生菜生菜,本來就是可以生吃的嘛!再說我吃之前已經洗過了。”聞言,老媽馬上反擊道:“蔬菜從泥土里長出來,表面自然會沾上泥土中的各種污物和細菌,這些不見得都能用水沖掉吧?再說,水里也有細菌呢。所以,生菜一定要做熟了才可以吃!”哎,老媽竟然搬出了“細菌”,那我就無從反駁了。
不過我心里還是挺不服氣的,周圍的很多朋友都會拿生菜來生吃啊!吃烤肉的時候,用生菜包著吃,既不會太油膩又美味爽口;涮火鍋的時候,生菜直接蘸醬吃;還有用生菜做沙拉……據說在一些西方國家,生菜從來就是生吃的,這又作何解釋呢?
直到踏上回城的列車,我還是滿肚子的疑問:生菜那么鮮嫩,如果炒熟了吃,那高溫豈不是破壞了其中的維生素?但如果生吃,對細菌又該怎么處理呢?
營養師點評:蔬菜是否能生吃,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爭辯不休的話題。文中的母女代表了正、反兩個觀點,各有各的道理,卻都沒有完全了解蔬菜的食用價值和食用方式。
中國傳統飲食中有諸如涼拌西紅柿、涼拌黃瓜等經典菜式,無論在富麗堂皇的酒店,還是在百姓日常的飯桌,都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現在,隨著國外餐飲在中國的風靡,蔬菜沙拉也成為被中國百姓認可的健康食品之一。韓劇的熱播,更讓生菜包飯變為中國時尚飲食之一。
支持蔬菜生吃者認為,新鮮蔬菜中含有的大量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一些抗氧化類物質,在高溫烹飪時會被大量破壞,而生食能使新鮮蔬菜有效營養成分的生理功能得以充分發揮。例如蔬菜中的維生素C及多酚類抗氧化物質,能清除體內大量氧自由基,減少氧化影響,提高機體各器官的生理機能;蔬菜中的黏多糖、木質素、酶類能激發巨噬細胞活力,增強免疫力,起到積極的抗癌作用。因此,生食對保持蔬菜營養價值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母親提出的觀點同樣不是沒有道理。我們知道,在我國蔬菜的生產過程中,大面積噴灑農藥,甚至將牲畜和人的糞便漚熟來澆灌蔬菜的情況還是很普遍,因而產出的蔬菜或多或少都殘留一些農藥、細菌以及寄生蟲卵。如果食用前不加以徹底清洗,以及通過高溫消毒加工,蔬菜帶來的健康問題確實不可小覷。
可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無公害綠色產品順應民意,逐漸被推向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我們對相關健康問題的顧慮。缺點是,這些產品都價格不菲,目前尚不能成為普通老百姓的常規選擇。并且,我們也要了解,即使在完全無公害的前提下,也不是所有的蔬菜生吃對健康都有益。例如,一些含草酸的蔬菜,像菠菜、甜菜、芹菜等,如不經開水焯燙,其中的草酸鹽會與礦物質鈣、鐵等結合,而導致營養不被吸收;含淀粉類蔬菜,如土豆、山藥、葛根等,不經加熱,其中的淀粉顆粒無法破解,它所含的營養成分就無法被人體吸收;而四季豆含有特殊的蛋白質凝集素,不經高溫 110 攝氏度加熱,會導致食物中毒。再者,一些脾胃較差、長期消化不良、胃腸脹氣等患消化系統疾病的人,也應盡量食用煮熟質軟的蔬菜,以免腸胃受刺激。
在了解上述常識之后,對于蔬菜選擇生吃還是熟吃,大家就可以根據蔬菜的產地(是否無公害)、種類(依據所含營養成分)、個人的飲食習慣和具體的體質情況,各自掂量決定。(點評者:胡艷)
更多關于生菜主題
熱門主題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頻道精選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柯大夫知道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