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喝粥會引起血糖飆升
責任編輯:徐茜茜 家庭醫生在線綜合 2011-7-18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廣州的粥品以其名目繁多、風味獨特而堪稱一絕。所以也有人稱廣州是“粥品王國”。有人說,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粥。吃了一輩子的粥,突然聽說早餐吃粥會升高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這無疑讓喜歡粥品的廣東人大感困惑,我們不妨聽聽專家們的意見。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吃粥后的血糖比吃等量干飯的血糖明顯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干飯有利于血糖控制。
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發現,即使患者按營養餐進食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尤其是早餐進食粥或湯的患者血糖波動較大,于是才有了關于《大米兩種烹調方法對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影響的研究》的研究結果。
在研究中,我們觀察了31例2型糖尿病病人,早餐分別進食以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飯和稀飯后30、60、120、180分鐘血糖的變化,并以等能量的葡萄糖作對照。結果進食干飯時餐后30、60、120分鐘血糖明顯低于進食稀飯及葡萄糖時餐后相應時間的血糖,尤其是60分鐘后進食干飯的血糖要比進食稀飯的患者低4.29mmol/L,而早餐進食干飯后,餐后血糖較平穩,基本能達到較好的控制水平。
進食后血糖都會升高,為什么等量的干飯和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卻明顯不同呢?大米中的淀粉并不溶于水,加熱才能促進它在水中溶解,加熱時間越長,進食后越能廣泛與消化液接觸而易吸收。另外,稀飯呈半流狀態,進食后胃的排空時間比較短,這些都可能是稀飯比干飯對血糖影響大的原因。
糖尿病病人早餐后、午餐前的血糖是一天中較難控制的時段,這除了與早晨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較多,肝臟產生大量的葡萄糖有關外,可能還與病人早餐的質、量、烹調方法有關。如果能堅持吃以干飯為主的早餐,將有助于該時段血糖的控制,有利于全天血糖的控制。如果早餐不習慣吃干飯,可以選擇“十谷米”煮粥,即糙米、黑糯米、小米、蕎麥、芡實、燕麥、蓮子、麥片和紅薏仁等分量混合而成,若想口感好些,可加龍眼、葡萄干等。用此粗糧煮粥,能有飽腹感、腸胃吸收時間長,能保持血糖的穩定。
專家說:粥易消化,具有暖胃、開胃、清腸的功效,還能迅速補充水分。廣東人喜歡吃粥,做粥的花樣也多,較為著名的有及第粥、艇仔粥和明火白粥。張仲景認為得了傷寒后,服用湯劑后吃粥,能補充津液,有利于發汗,而且醉酒嘔吐易傷脾胃,吃粥有補益健脾的作用。
大米能養正氣,加點藥材一起煮粥,具有養生的功效。比如北芪補氣,茨實斂精健脾,生姜暖胃。而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淮山粥,淮山有降血糖的作用,五味子、豬橫脷、瘦肉、淮山等煮粥也有降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吃粥關鍵是控制總量,例如南瓜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吃大量的南瓜粥血糖反而會升高。
糖尿病患者早餐吃粥重搭配。粥有很多種,有煮得比較爛的,也有整粒飯的如潮州粥。煮得很爛的那種粥,肯定會引起血糖升高,但這不全是粥的錯。
其一、喝粥一般都是在早晨或上午,而在凌晨2點到中午12點由于身體激素分泌的原因,血糖普遍偏高,到了中午和下午,午飯和晚飯時間人體的血糖相對平穩,這與激素分泌有關。
其二、早上喝粥的人習慣搭配面包、油條等淀粉類食物,粥原本是碳水化合物,而包、油條等又是淀粉類食物,這樣一來,碳水化合物就超標了,血糖自然飆升。而吃米飯就不一樣,吃米飯的同時,往往要吃菜、吃肉魚等,后者對穩定餐后血糖有幫助。
其三、有時候干飯比粥更容易消化,吃飯需要動用牙齒咀嚼,食物在口腔開始,就已經有了第一步消化吸收了。
研究數據也表明,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數并不比米飯高!吨袊澄锍煞直2002》記載,米飯的血糖指數為83.2,而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數是69。
糖尿病人雖然可以吃粥,但并不鼓勵。因為早餐喝了粥,就很難去喝牛奶、豆漿等對穩定血糖有幫助的營養食物。如果有長期喝粥習慣的患者,要做到以下幾點,或許可以幫助控制血糖。1、不宜進食太多、太爛的粥;2、最好搭配牛奶、青菜、豆漿等,這些食物對穩定血糖有幫助;3、大米可以搭配麥片一起煮粥,或者用小米、黑米、玉米等煮粥,后者由于是粗糧,纖維多,消化吸收時間長,都比白米粥要好。
更多關于血糖主題
熱門主題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頻道精選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柯大夫知道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