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舊時廣州西郊,河道兩旁遍植荔枝樹,叫做荔枝灣,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灣晚唱”便指這里。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來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廣州話俗稱“艇仔”)專門供應“艇仔粥”,故稱“荔灣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后來還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涼皮、蔥花、姜等,吃前當即煮粥滾制,芳香撲鼻,熱氣騰騰,十分鮮甜。艇仔粥的主要配料為魚肉、瘦肉、油條、花生、蔥花,亦有加入浮皮、海蜇、牛肉、魷魚等。艇仔粥以粥滑軟綿、芳香鮮味聞名,吃前當即煮粥滾制,芳香撲鼻,熱氣騰騰,十分鮮甜。無論在街頭食肆,或如白天鵝賓館那樣的五星級酒樓,都可品嘗到這種廣州特有的粥品。現在在廣州、香港、澳門以至海外各地的廣東粥品店,艇仔粥都是必備的食品。艇仔粥在行內術語為“一彎”。
傳統的廣州人認為艇仔粥要在艇上食用,并以河水煮成的粥水才有風味,現時使用的自來水不及從前。現時傳統做法的艇仔粥已經買少見少,廣州黃埔區仍有一老人在其漁艇上以傳統做法賣粥。受到環境所限,廣州最后的艇仔粥已將近消失。 七十年代在廣州人民南,南方大廈對出珠江邊,仍然有艇仔粥吃。
艇仔粥的做法
原料:粳米100克,魷魚(鮮)100克,豬肚300克
輔料:干貝25克,豬肉皮50克,秈米粉(排米粉)50克,花生仁(生)50克
調料:鹽2克,味精1克,大蔥3克,姜3克,醬油5克,豬油(煉制)5克,堿3克
制作方法:
1、將干貝去除老筋,用溫水浸開,撒碎;
2、魷魚食用堿水浸泡,發透后漂洗干凈,切成細絲,放入滾水中燙過;
3、沙爆豬皮用冷水浸發,沖洗干凈,切成絲條,放入沸水鍋內煮爛;
4、豬肚擦洗干凈;
5、花生仁去衣,放入沸鹽水中滾過,撈出晾干;
6、放入慢滾油鍋內,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瀝干油分;
7、米粉用沸油炸香;
8、粳米洗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后撈出瀝干;
9、取鍋加入適量冷水,先用旺火燒滾;
10、加入粳米、干貝、豬肚,待沸后改用小火慢煮至粥成,用鹽、味精調味;
11、其余各料均放入大碗內,沖入滾粥,再加入豬油、醬油、姜(切絲)拌勻即可。
(責任編輯:徐茜茜 )
文章關鍵詞:
蝦餃,是廣東茶樓、酒家的傳統美點。廣東人飲茶,少不了來一籠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雪,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詳細>>
日前,《沙河粉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引起了廣泛關注。不久前,廣州市飲食行業商會召開新聞發布會,艇仔粥、布拉腸粉、姜撞奶、叉燒包、云吞面、蘿……詳細>>
姜撞奶源于珠江三角洲一帶民間傳統美食。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風味獨特且有暖胃表熱作用。詳細>>
云吞面或叫做餛飩面,一般以云吞拌面,分為湯面與撈面。是一種在中國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餛飩和蛋面,加入熱湯即成。云吞面是廣東地道小吃的……詳細>>
蘿卜牛雜已成廣東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說,認識廣州就得從蘿卜牛雜開始,也有人說,沒吃過蘿卜牛雜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廣州人。如果你曾到過珠三角,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