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小王是一名公司職員,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個難言之隱困擾著他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他都要和衛生間較半天勁,少則二十分鐘,多則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便秘,說不出來的難受!喝咖啡,吃方便食品,辣椒,辣椒醬不離嘴,時間長了,出問題了——咽喉干澀、頭昏腦脹,便秘腹脹。
有一天,他無意中看到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吃五谷雜糧能幫助通便,粗纖維幫助腸胃蠕動,能解決便秘。于是他來到超市,隨便挑選了三樣——紅小豆、糯米、高粱米。回到家后,小王開始忙活上了,每樣都抓了一些,搭配起來熬雜糧粥。
一連吃了三天,小王發現問題更加嚴重了,上衛生間的時間更長了,便秘的現象不但沒好,反而加重了,這五谷雜糧到底能不能幫助排便呢?
無獨有偶,北京的李大爺最近吃雜糧也吃出了問題。已經年逾古稀的李大爺平時特別注重養生,是社區出了名的養生模范,每天早晚鍛煉兩次,風雨無阻;賦閑在家,養養魚種種花,屋內花香四溢,墻上還貼著養生24小時,時刻提醒自己;飲食上更是講究,少油,少鹽,蔬菜水果雜糧樣樣都吃,電視臺播放的養生節目天天不落。
前不久,李大爺所住的社區里開辦了個雜糧館,現場還有營養師給講解,李大爺可是雜糧館的常客,沒事就去學習關于五谷雜糧的知識,大爺對雜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要追求均衡營養,不能光盯著一樣或者幾樣東西吃,吃得越雜越好,李大爺自從那天參加完社區活動之后,就改了,一日三餐頓頓不離雜糧!
早餐——燕麥片+牛奶,中餐——雜豆飯,晚餐——玉米茬粥,零食——炒黃豆。
吃了一段時間,突然有一天,李大爺在吃完晚飯后,忽然覺得胃有些疼,而且越來越疼痛難忍。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莫非和自己吃雜糧有關?
粗糧吃多了降低免疫力
由于粗糧中含有的纖維素和植酸較多,每天攝入纖維素超過50克,而且長期食用,會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甚至影響到生殖力。
此外,蕎麥、燕麥、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較高,會阻礙鈣、鐵、鋅、磷的吸收,影響腸道內礦物質的代謝平衡。所以,吃粗糧時應增加對這些礦物質的攝入。
纖維素含量較多對于青春期少女危害較大。因為,食物中的膽固醇會隨著粗糧中的纖維排出腸道。膽固醇的吸收減少,就會導致女性激素合成減少,影響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因此,青春期少女的纖維素攝入,每天不應超過20克。老年人由于胃腸功能減弱,吃粗糧多了會腹脹、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時間長了,會導致營養不良。此外,缺鐵和鋅還會造成老年人貧血和大腦早衰。老人每天的纖維素攝入最好不要超過25—35克。
吃粗糧影響對鈣鐵吸收
粗糧內的膳食纖維素及b族維生素含量較高,纖維素本身對人體內的大腸產生機械性刺激,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變軟暢通。同時對于預防腸癌和由于血脂過高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得到了備受“富貴病”困擾的城市人青睞。而且膳食纖維素還會與體內重金屬和食物中有害代謝物結合使其排出體外。所以適量進食含纖維素高的粗糧對人體是有益的。
但粗糧本身也有三大弊端:
第一就是粗糧不容易消化,人體對粗糧內營養吸收率偏低。以豆制品為例,吃煮、炒黃豆,人體對其中蛋白質的吸收消化率最多只有50%;但把黃豆加工成豆腐后,吸收率馬上升至90%~95%。
第二大弊端在于粗糧影響人體對鈣、鐵等其他營養的吸收。長期大量進食高纖維食物,會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因而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免疫抗病的能力。
第三大弊端在于粗糧的感官性差,而且本身營養價值不高,同樣質量的細糧與粗糧,肯定是細糧的營養、能量要高,古代人營養不足、體力較差與他們以粗糧為主食是有一定關系的。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在飲食方面,如今人們越來越崇尚返璞歸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粗糧等健康食品。然而,人們對粗糧仍然存在一些誤區。詳細>>
近年來,吃粗糧逐漸成了一種時尚,玉米面窩頭、小米燕麥粥、雜面面條以及各種豆制品,組成了備受歡迎的“粗糧宴”。但營養師告誡大家,食用粗糧應……詳細>>
五谷雜糧總動員粗糧!在很多人眼里,肉類、蛋奶類等動物性食物較米面等糧食類更有營養,細糧比粗糧更有營養,這是真的嗎?詳細>>
粗糧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干豆類。由于加工簡單,粗糧中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合理食用粗糧……詳細>>
減肥是女性的永恒話題。想要保持窈窕的身體,在飲食上就要多下功夫,比如常說的將精米白面換成粗糧。為什么吃粗糧能夠減肥,哪些粗糧有益減肥,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