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剩菜剩肉存放條件
無論是哪一類食品,在室溫下放的時間越長,放入冰箱中的時間越晚,微生物的“基數”就越大,存放之后就越不安全。
進入冰箱之中,降溫的速度也很重要。如果冰箱里東西太滿,制冷效果不足,或者菜肴的塊太大,冷氣傳入速度慢,放入的菜很久都難以把溫度降下來,那么也會帶來安全隱患。
1、魚、肉、豆制品——小心有毒微生物
魚、肉和豆制品只有微生物繁殖的問題,亞硝酸鹽的問題基本上無需考慮。
魚、肉和豆制品相比,豆制品更容易腐敗。它們的共同麻煩是可能繁殖危險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這種菌能產生世上第一毒“肉毒素”,毒性是氰化鉀的一萬倍。毒素在100度以上加熱幾分鐘能夠破壞,但如果沒有熱透,是非常危險的。
2、蔬菜——小心亞硝酸鹽
大家常說的隔夜可能產生有害物,其實說的是蔬菜。因為蔬菜中含有較高水平的亞硝酸鹽,在存放過程中因細菌活動可能逐漸轉變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不過,如果僅僅是在冰箱中放一夜,這種亞硝酸鹽的上升還遠遠到不了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程度。但無論如何,蔬菜是不建議剩24小時以上的,涼拌菜就更要小心。
${FDPageBreak}
剩菜放一定要徹底加熱
徹底加熱
剩菜放到第二餐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徹底加熱。所謂徹底加熱,就是把菜整體上加熱到100度,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
肉類加熱:如果肉塊比較大,一定要煮、蒸時間長一些,或者把肉塊切碎,再重新加熱。
用微波爐加熱剩食物是個不錯的方法,它可以令食物內部得到充分加熱。但家庭中,往往控制不好微波加熱的時間,還容易發生食物飛濺到微波爐內部的麻煩。可以考慮先用微波爐加熱一兩分鐘,令食物內部溫度上升,然后再用鍋加熱,或者再放蒸鍋上蒸,就比較容易熱透。對于不希望有太多湯水的剩菜,可以用蒸或水煎的方法來加熱。
豆制品加熱:相比于肉類來說,豆制品更容易腐敗,因此加熱時也要更加在意。多煮幾分鐘并不用可惜,因為豆腐中的維生素含量甚低,而它所富含的蛋白質和鈣、鎂等是不怕熱的,加熱不會明顯降低營養價值。
蔬菜加熱:蔬菜不適合長時間的加熱,可以考慮用蒸鍋來蒸,傳熱效果比用鍋直接加熱更好,且營養素損失較少。
特別提醒:需要高度注意的是,菜千萬不要反復多次地加熱。如果知道魚肉第二餐還吃不完,就只加熱一半,剩下部分仍然放回冰箱深處。甚至有些熟食、豆制品可以直接分小盒凍到冷凍室里面。
${FDPageBreak}
剩菜改造方法
吃新菜的時候,人們都很踴躍;但一次一次吃同樣的菜,顯然令人不愉快。很多家庭當中,主婦就是因為吃剩菜剩飯而體重上升,失去苗條的體態,因為老公和孩子對剩菜不屑一顧。其實,除了蔬菜之外,魚肉類食品剩菜翻新并不難,無非就是改刀、加配料、改調味這三大技術。
比如說,剩了一些大塊的肉類,單做一道菜嫌少,就可以把它切成小片,配上一些香味的蔬菜,做成蔬菜炒肉片。比如加香菜、洋蔥、芹菜之類,可以讓炒肉片變得香噴噴的,誘人食欲,家人肯定會當新菜一樣表示歡迎。又比如說,原來是紅燒味道的肉,現在可以考慮加點咖喱粉,配點土豆胡蘿卜,改造成咖喱風味。還可以把剩菜改造成湯,比如剩排骨加蔬菜和掛面,做成蔬菜排骨湯面;剩番茄炒蛋加番茄、木耳和面疙瘩,改造成番茄味疙瘩湯之類。
這樣,剩菜不會浪費,重新加熱時煮得足夠“透”,安全得到保障,家人吃起來也很愉快。
總之,雖然不剩菜是我們的理想目標,但對于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來說,煮一次吃兩三頓是常見情況。只要烹飪之后立刻分裝保存,第二餐再合理加熱利用,就能安全地與剩菜和平相處。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人們需要保證營養充分吸收,所以更要注意健康飲食。但是很多不正確的習慣都容易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從而不利于人體吸收身體所需的營養。那為了……詳細>>
現在提倡節儉,因此很多人在外吃飯或是在家烹飪的時候都會注意控制好分量,盡可能做到不剩飯菜不浪費。但有時候真的出現了較多的剩飯剩菜實在吃不……詳細>>
很多中國的家庭里還是有這么一個習慣,就是做飯的時候總是會做多一點,總是擔心做少了不夠吃;平時如果招待客人不管是在餐館還是在家里,總會上很……詳細>>
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就餐,吃不了剩下都很常見。有人覺得,剩菜剩飯下頓再吃,方便不浪費;還有人反對說,剩菜不能吃,會致癌。究竟怎么做對健康更……詳細>>
過年大魚大肉的很容易產生剩菜,剩菜怎么處理?倒了可惜,留著第二天吃又怕不健康。不著急,專家給出了說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