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豬排放在布滿臟水的地上砸、炸了三四天油條的老油制作成油辣子后重上餐桌、廚師不戴手套臟手玩弄食物、剩湯剩肉次日接著用……這些讓人作嘔的情景很難讓人相信會出現在一個名牌光環下的廚房里。
近日,都市時報聯合昆明電視臺政法頻道《風雷說法》欄目記者,以應聘的方式進入消費者多次投訴的傳統永和豆漿王府井店“臥底”調查,揭露名牌背后的臟亂廚房。
在永和豆漿吃到變質食物
網友“貓”在網上發布了一篇名為“大家不要去王府井附一樓的永和豆漿吃啦!”的帖子。據該網友描述,他在這家店點了兩個黃金酥和一碗咸豆漿,可吃到第二個黃金酥的時候,發現里面居然發霉了!經雙方協商,餐廳經理退還了餐費,并書面承諾3天內要是有出現腹瀉等身體不適的情況,所有醫療費用由永和豆漿全權負責!即便如此,該網友還是覺得很惡心、很難受。因為他發現黃金酥發霉的同時,已經吃下去一半了。
作為一家久負盛名的餐飲名企“永和豆漿”,是否真如消費者投訴這般?為一探究竟,記者決定深入永和豆漿王府井店進行“臥底”調查。
沒有任何要求記者成功應聘
2月17日在王府井附一樓的永和豆漿門前,一張紅色的招聘啟事很是顯眼。應聘要求不高,有無經驗均可,甚至包吃包住。就在記者對著招聘廣告看時,店里一主管看到記者的到來,立即迎上前來。
“你想應聘什么崗位?”該主管問。“我想問下廚工還要不要人?”記者回答。看到記者有心應聘廚工,主管立即叫來了一周姓經理。經理簡單告訴記者在豆漿店工作的待遇和工作情況后,讓記者第二天一早就來上班,并沒有要求出示健康證。
這應聘也忒簡單了點兒。一位店員告訴記者,因為永和豆漿的待遇不高,過完春節,一下子走了好幾個人,現在十分缺人手,所以不管是誰,只要愿意干,都可以來上班。
臥底記者順利進入永和豆漿王府井店。第二天,臥底記者準時來到餐廳上班,餐廳經理把記者安排給了廚工小楊,要求記者先學習學習。
鏡頭一 不戴手套做蒸餃
“上午首先要準備一天所需要的配料,現在要先準備餛飩的配菜——蛋絲,也就是把煎好的雞蛋切成絲。”小楊說著徒手拿起了煎好的雞蛋開始切。難道廚工不用佩戴手套嗎?從小楊熟練的動作來看,這不是一兩天練成的。徒手切煎雞蛋還不算什么,小楊接下來的動作更讓記者大吃一驚。
小楊先用手把粘在一起的蒸餃分開,然后再端起來倒進一個保鮮盒里。有時候粘在蒸籠上的煎餃倒不下去了,他就直接用手扒進了保鮮盒。突然一個不留神,兩個蒸餃掉在了污跡斑斑的地上,小楊想也沒想就順手從地上撿起來放回保鮮盒。而小楊這雙手,一天到晚擦這擦那,從來沒有洗過。
正當記者感到心悸時,餐廳主管的一個舉動,更是讓人大倒胃口——餐廳主管用手玩弄起蒸餃來!給顧客提供的龜苓膏、蒸餃等制作好的熟食,居然全都成了餐廳主管手里的玩物。在涼著的蒸餃籠上,這位主管摸來摸去,不時還把水餃拿起,在手里玩轉。這些被搓弄過的食物,接下來還要送進客人嘴里,想想都覺得有些反胃。
鏡頭二 用三四天的老油制作油辣子
在永和豆漿王府井店里,最暢銷的除了豆漿外,就要數油條了。廚房每天翻滾著的油鍋里都會出爐成百上千根香脆可口、金光燦燦的油條,而這足足炸了幾天油條的一鍋油,又會怎么處理呢?晚上7點50分,記者看到一名廚工端出了一個裝著辣椒面的不銹鋼大桶,并和周經理一起把炸完油條的剩油倒進了大桶里,并不斷用勺子進行攪拌,形成了香辣的油辣子。
周經理說,這油一般要炸三四天才換。炸完油條的老油居然搖身一變,變成了油辣椒又重回餐桌。
專家提醒: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經反復高溫加熱后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食用后會對人體產生極大危害。
鏡頭三 污濁地面上加工豬排
2月19日早上,一女工在操作機器忙著打豆漿,白花花的豆漿和豆渣一塊流淌出來,下面有一個桶接著。由于操作不慎,打出來的豆漿直接從桶里溢了出來,流了整整一屋子。
煮上豆漿后,周經理就開始用水沖洗地上溢出的豆漿,可打掃完的地上仍然留下了一灘灘白色的漿水,到了晚上整個操作間就會充斥著一股刺鼻的酸臭味。豆漿灑了一地,慢慢變黏稠后,被人踩來踩去,廚房的地面上顯得臟兮兮的。然而,工人還在散發著難聞氣味的地上加工豬排。
小楊在傳授加工豬排的方法時,把腌制過、有些黑色的豬排直接放在地上用小錘子敲打。小楊介紹,由于豬排有點硬,所以廚工們都是用小錘子把豬排敲打一下,敲打后也增大了豬排的面積,而這個大的豬排22元一份。
放在地上加工過的豬排不清洗了嗎?“敲打完不用洗,這個是干凈的,已經把佐料放進去了。要是再洗的話沒有味道了。”小楊說。
在敲打豬排時,地上的污水合著滲出的血水全部混雜在一起。而豬排再進行油炸后就可以上桌了。
鏡頭四 剩湯剩肉次日接著賣
每天晚上臨近打烊時,店里的廚工們都會忙著打掃衛生,并收拾賣剩下的食品。2月18日晚上8點30分,記者看到小楊把當天賣剩下的大排骨、雞腿、炸醬等配菜全都收進了冰箱。
在廚房里,收拾到一小碗剩肉時,記者看到小楊居然拿起來聞了聞,毫不猶豫地倒入一個大碗里放進冰箱。“還能吃嗎?”面對記者的疑問,小楊沒有作答。
在記者臥底調查的幾天時間里,小楊每天給米線和面食搭配的排骨和炸醬都是用這些碗和盆來盛放。每天晚上都是統一放進了冰箱里,并沒有丟掉,而小楊聞過的那碗肉已經賣了兩天,味道也變了,但為了節約成本他還是把肉收進了冰箱。
第二天一大早,臥底記者上班時翻開一碗滿是冰塊的新鮮雞腿時卻發現下面一層的湯和肉全是頭天賣剩下的。
廚工把新汁和舊湯混合起來,再放在電磁爐上加熱,再端到顧客面前,完全就是神不知鬼不覺。而其中萬一有塊肉一直沒有賣出去的話,就會一直被這樣循環往復地加汁再加熱,哪位顧客要是運氣差點,剛好吃到了這塊肉,那就不知道是煮了多長時間的變質肉了!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綠茵閣不僅坐地起價,甚至偷工減料,最惡心的是將顧客吃剩的食物,再進行加工又賣給顧客。 詳細>>
臺灣永和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永和黑豆漿因檢出轉基因成分,被作退貨處理。昨天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了解到,2月份共查出135批次進境不合……詳細>>
白菜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最豐富。它所含的粗纖維可促進大腸腸壁蠕動,幫助消化,增加大腸內毒素的排出;它所含的大量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進入人體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