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夏季是盛產水果的季節,要說其中最消暑解渴的,當數西瓜了,正因如此,西瓜才獲得“天然白虎湯”這一美譽(白虎湯是中醫一個著名方劑,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味藥組成,清熱、生津、止渴效果良好)。不過冰鎮西瓜卻吃不得。因為冰鎮寒氣重,可加重胃腸負擔,容易傷害胃腸功能。用西瓜清熱,還有這么個故事。相傳宋高宗趙構,在夏令得了腹瀉病,日瀉十余次,服了不少藥,仍不見效。有人推薦說民間醫生王繼光頗有醫術,于是趙構連忙派人請他進宮醫治。王繼光進了皇宮,聽了病情介紹,心中有數,就說:“臣遠道來此,時下口渴,先賜我大西瓜一只以解渴,然后開處方不遲。”皇上準奏。王繼光當眾切開半個西瓜,舉瓜大口吞食。高宗看他吃得津津有味,也垂涎欲滴。王繼光見此情,就將另半個大西瓜遞給他,兩人共吃瓜20余斤。說來也奇怪,趙構久治未愈的泄瀉,就慢慢消失了。王繼光見文武官員口張目呆,就趁機解釋:“西瓜稱水瓜,能解暑清熱,皇上患的是暑熱致瀉,不能專用止瀉藥,只要將暑熱清除,腹瀉也就自止。”
另外一則故事,與金代名醫張從正有關。他在《儒門事親》中記載,有一個姓張的老頭,60多歲了,患了熱厥,并伴有頭痛。一天他一出門,“撞”見了烈日當頭,便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焦急萬分,想要上前救治,卻被張從正果斷地制止了。張從正用西瓜、涼水和蜂蜜喂給老人,不一會兒老人就蘇醒了。原來老人邪熱深陷,又遭遇外熱,內外夾攻,“是以自跌”。張從正認為,如果這時候再觸動老人的身體,無異于“火上澆油”,會很危險,只有讓其“安定神思”,喂給西瓜、涼水等寒涼的食物,才能清除內熱。
1974年,當時菲律賓《時代周報》國際版的高級編輯貝爾納多·德萊昂先生隨馬科斯總統夫人到杭州訪問時突患急癥,我國除了請名醫救治外,聞名全國的“平湖西瓜”也“參加”了醫治,使患者奇跡般地迅速恢復了健康。德萊昂先生回國后,在訪華文章中幾次提到“中國醫生救了我,平湖西瓜救了我”。
用西瓜清熱,可直接取西瓜食用,也可取瓜半個,用匙戳一孔,倒入蜂蜜200克,與瓜瓤拌勻服,名叫西瓜醬,不但可治暑熱,對暑熱便秘也有很好療效。若能與其他具有清熱作用的藥物和食物搭配,效果更佳。
這里給大家介紹一道消暑清熱西瓜藥膳——西瓜白茅根飲。取西瓜皮60克,白茅根(鮮品)90克。將上兩味同煎取汁。隨量飲用,每日3次。此茶飲具有清熱、涼血、利尿,清除伏熱,通利小便的功效,效果好且安全,是夏天里經典的祛暑佳品。
實際上,除了西瓜,西瓜皮的清熱作用也不容小覷。相傳,古代有個財主去趕集,大熱天坐在軟轎里吃西瓜。他的兩個轎夫走得口干舌焦,“渴不擇飲”,就把財主吃剩下的瓜皮用來解渴。走不到半日,坐在轎中的財主爺感到頭昏、眼花、惡心、嘔吐,中了暑氣。而在太陽底下冒暑的抬轎人卻安然無恙,可見,西瓜皮的解暑清熱作用同樣不可小瞧,中醫將西瓜皮稱為西瓜翠衣。
我們知道,西瓜皮性涼,功用與西瓜略同,那么西瓜皮和西瓜相比,有什么優勢呢?從藥性歸經上來說,西瓜皮入脾經和胃經,除了清熱解暑,它還幫助脾運化體內水濕,有祛濕、消水腫的作用,利尿功效優于西瓜。另外,西瓜含糖高,對于高血糖的人,不宜大量食用。所以,高血糖人群可以用西瓜皮來清熱解暑。
西瓜皮用作藥材采集時,可以直接削去瓜皮內層的柔軟部分,洗凈后曬干。或將外面的青皮也削去,只留取瓜皮中間的一部分。要是用新鮮的西瓜皮煮水或泡茶喝,可以帶著外層青皮,下面的煮水方劑中均指帶青皮的西瓜皮;如果是當蔬菜食用的話,就可以把外層青皮去掉,吃起來更加可口。
要想讓西瓜皮發揮清熱解暑的作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它煎水喝。取西瓜皮外層的綠皮薄薄切下,洗凈后切成碎塊,用量150~200克,將洗凈切好的西瓜皮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沸20~30分鐘。再去渣取汁,加入5克白糖調勻,冷卻后置冰箱保存。代茶飲用,清涼解暑又敗火。但注意隔夜后就不要飲用了。
西瓜營養雖然豐富,但必須服用得法,服用不得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比如很多人說吃西瓜容易上火,西瓜不是寒涼的嗎?吃西瓜怎么會上火呢?這種說法沒錯,但它和我們之前說的清熱、潤燥的功效并不矛盾。因為西瓜本身是甘甜的,甘甜的食物有利尿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吃完西瓜就不停地小便,小便過多就會傷到津液,出現陰虛火旺的癥狀,如嗓子干、鼻子出血。這其實是西瓜吃多了的一種副作用。那么怎么避免這種情況呢?一個就是適當地吃西瓜,另外可以在西瓜上面灑點鹽。因為中醫認為咸能入腎,可減少水液的損耗。
吃西瓜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千萬不要吃冰鎮西瓜。因為冰鎮造成很重的寒氣,你再把這種寒性的西瓜吃到胃里面,更大地加重胃腸負擔,傷害到胃腸功能,也就傷到了人體自身的陽氣。這樣吃西瓜開始可能傷的是胃,以后就會傷到肺,人就會出現很多癥狀,如流清鼻涕、打噴嚏,甚至會出現皮膚瘙癢。所以筆者是堅決反對夏天過度吹空調及一回到家里打開冰箱拿出冰鎮西瓜就吃的。當然也有人說,西瓜在外面曬得那么熱,不冰鎮口感不好,其實很簡單,大家可以把西瓜放在我們普通的自來水里面泡一泡,翻翻個兒,讓它均勻受些涼。這種自來水的涼人體還能承受,這樣切出的西瓜本身既很水靈,又能保鮮,所以我們建議大家這樣吃西瓜。
另外需要注意,西瓜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吃的。因為西瓜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多吃后,會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多,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忌食;貧血、脾胃虛弱的患者,多吃西瓜,會使脾胃更寒,易致腹痛泄瀉,也不宜多吃;腎功能不全者多吃西瓜,不能調節過多水分,致使血容量急劇增加,易引起心力衰竭而發生危險,因此應盡量少吃。而西瓜既為含水的寒涼瓜,體質屬寒性的人,都不宜多吃,以免“中寒助濕”。
下面,我們教大家怎么識別生瓜和熟瓜。手摸時硬而滑的為熟瓜,軟而發黏的為生瓜;一手托瓜,另手輕拍,托瓜的手有振動感的為熟瓜,無振動感的為生瓜;用指彈瓜,凡聲音渾濁、沉重,發出“嘭嘭”響的為熟瓜,“當當”響的是生瓜;入水后浮于水面的是熟瓜,沉入水底的為生瓜;以手指甲掐瓜皮,生瓜皮難掐入,熟瓜皮脆而多汁;以眼看瓜,凡瓜皮光滑,花紋黑綠透亮,無白毛,瓜臍小而向里凹,瓜柄呈褐色,柄上無茸毛,彎曲發脆易折斷的為熟瓜,瓜柄呈青綠色,看似鮮脆的為生瓜。瓜柄枯干是死藤瓜。
西瓜養生方選粹
(1)煩渴舌燥、暑熱傷神者將成熟西瓜切開,取汁一碗慢飲,冰凍后飲用最佳。
(2)腹瀉煩躁將成熟西瓜切開,取大蒜1~2頭,去皮,搗如泥狀,放進西瓜瓤內,攪拌如稀泥,放半小時后去瓜子飲用。
(3)咽干喉痛西瓜皮(干品)30克,水2碗煎至1碗,每日2次分服,連服數日。
(4)慢性腎炎西瓜、鮮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夏日多宜滾湯,夏日亦多宜素湯。綠豆和冬瓜均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是往往兩者同煲或滾十分罕見。現兩者同一湯,其食療功效更……詳細>>
青瓜,廣東民間又稱為黃瓜,它最大的營養價值和特點是,中醫認為它能除熱、利水和解毒,可輔助調理煩渴、咽喉腫痛、火眼、燙火傷等病癥;現代醫學……詳細>>
蓮蓬又名水芝丹,是荷花的蓮房。盛暑時荷花的花瓣漸落,便會變成一只只碧綠的蓮蓬,現正可謂荷香蓮熟時。民間習慣在大暑天時取個鮮蓮蓬,剝出里面……詳細>>
夏季暑氣旺盛,很多人會感覺身熱口渴、頭目不清、有的甚至感覺很容易困乏,這些都是暑濕之氣的原因,如果酷暑時節經常在戶外活動會很容易中暑,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