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吃貨”們守在電視機前,一直被誘人美食勾得直咽口水,但專家表示,這些食材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食用,有些雖然家常,但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判斷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和胱氨酸等都有一定的含量,是優良的保健蔬菜。
據《舌尖》介紹,廚師偏愛它,也是因為筍的材質單純,極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片中介紹浙江筍農“老包”,用自家毛竹林里出產的冬筍,制作家常筍湯———“腌篤鮮”,即筍和鮮咸五花肉片一起煮的湯。
在廣州,人們對竹筍又愛又怕,因為有觀點認為,竹筍容易引發濕毒,于是糾結在吃與不吃之間。
點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主任林國華教授表示,其實竹筍本身有解毒透疹之功效,只是它解毒的方式是將體內的毒素逼出皮膚外,故蕁麻疹患者應該少量食用。它自己本身不濕毒,反而是排毒之佳品。
“值得注意的是,竹筍的通便利尿的作用雖然較大,但是單獨食用或過度食用易損傷脾陽。因此,建議吃竹筍要適量,并最好搭配各種肉類共同烹飪。比如竹筍西瓜皮鯉魚湯,有健脾利水、祛濕降濁的功效,同時能適用于濕腳氣、足浮腫麻木、沉重無力、身重困倦、小便短少、大便不暢等癥狀?!被加形笣儭⑽赋鲅?、腎炎、肝硬化、腸炎者,尿路結石者,低鈣、骨質疏松、佝僂病人不宜多吃。
另外,從中醫的角度看,兒童是“純陽之體”,且脾、腎等先后天之本均尚未成熟,多食損傷陽氣,易出現腹痛、腹瀉等情況。
蝦醬 皮膚病患者不宜食用
無論是蝦膏還是蝦醬,主料和輔料,就是銀蝦和鹽。制作方法也無非就是把蝦和鹽攪碎后放在竹篩上曬太陽。蝦性溫熱,味甘咸,能補腎興陽,但又是一種發物食品。
蝦醬炒通心菜是廣東人非常喜歡的一道家常菜?!渡嗉馍系闹袊诽岬?,香港大澳偏居中國南海一隅,早年因盛產海鹽而聞名。“鄭祥興蝦鋪”是經歷四代人的百年老店,一直穩守香港大澳蝦膏蝦醬的領導地位。
點評:林國華教授指出,所謂“蝦,發風動疾,生食尤甚,病人忌之”,“多食動風助火,發瘡疾,有病人勿食。”小蝦加入鹽,經發酵磨成粘稠狀后,做成的醬食品即蝦醬。蝦醬含有蝦這種過敏源,故患有宿疾、過敏性疾病的人及患有皮膚病的人需禁食。
由于蝦醬含鹽量30%左右,因此,需要限制食鹽攝入量的人,如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等,最好不要食用。蝦屬于高嘌呤食物,患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人不宜食用。蝦屬于高蛋白食物,有的人屬于過敏體質,對異體蛋白會過敏,所以對蝦過敏的人也不宜食用蝦醬。
蝦醬雖然味道鮮美獨特,但在腌制發酵過程中,如果控制不當還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胃腸道的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亞硝酸胺,是在動物實驗中被認定的致癌物質。在遼東、山東、廣東等沿海地區,千百年來,人們素有食用蝦醬的習俗,但同時這些地區也是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癥的高發區。林國華表示,“吃蝦醬同時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可以阻斷亞硝酸胺在胃內的合成?!?/P>
推薦閱讀:
“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里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薄渡嗉馍系闹袊??!渡嗉馍系闹袊芬豢羁蠲牢兜募页2俗尦载泜儻偪瘢旅嫘【幷砹藥卓?A href="http://www.zpeb.net/yinshi/delicacy/201203/990822324353.html" target=_blank>家常菜譜供大家欣賞。
當記錄片的熱度超過熱播劇,人們開始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吃出了感動。當我們被一道道中國傳統的美食所吸引的時候,更多的看到了自己的舌頭正被現代文明加工過的“有毒”食品包圍。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首先是綠葉的蔬菜。綠葉蔬菜放置過程中會變黃,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會流失的很嚴重,而且隔夜放置的綠葉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升高。要是想補充維……詳細>>
《舌尖上的中國2》是《舌尖上的中國》的續集,節目的第一季《腳步》呈現了眾多美食,酥油蜂蜜、樂山嫩豆花、陜西臊子面、泉州蘿卜飯、廣東潮州春……詳細>>
近日,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成為熒屏和網絡的熱點話題,眾多網友一邊自嘲“成心不讓人減肥了”,一邊卻每天22點30分鎖定……詳細>>
山東烙餅、新疆烤馕、鹵水豆腐、過橋米線、酥油煎松茸、螺獅粉、全魚宴、油炆冬筍……《舌尖上的中國》展現的誘人美食,讓一群“吃貨”瘋狂,下面……詳細>>
《舌尖上的中國》引發了“舌尖熱”。在這部美食紀錄片里,沒有“美食專家”、“廚藝大賽”,有的只是普通人家餐桌上的家常飯菜。湖北的蓮藕燉排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