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有大小黃魚之分。二者和帶魚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海產。主要產于東海和南海,以舟山群島和廣東南澳島產量最多。大黃魚在廣東沿海的盛產期為10月、福建為12~3月、江蘇、浙江為5月。大黃魚體大鱗片小,嘴大且圓;大黃魚尾柄較長窄,刺少,肉厚堅實,易離刺。--詳細介紹
黃花魚分為大黃魚(Pseudosciaena crocea)和小黃魚(Psendosciaena polyactis),分別為我國四大海洋業品種之一。 大黃魚也叫大先、金龍、黃瓜魚、紅瓜、黃金龍、桂花黃魚、大王魚、大黃鲞; 小黃魚也叫梅子、梅魚、小王魚、小先、小春魚、小黃瓜魚、厚鱗仔、花魚。 黃花魚與黃姑魚只一字之差,但味道相差很大。黃花魚味道鮮美,肉嫩滑且肉質呈蒜瓣狀。而黃姑魚肉質較松粗,鮮美嫩滑程度遠不及黃花魚。因此黃姑魚的價格常不及黃花魚的價格的1/2 。為此有的不法商販,張冠李戴欺騙消費者,有的甚至將黃姑魚涂以顏料,冒充黃花魚牟取暴利。 黃姑魚:魚體延長側扁,背部稍隆起,略呈弧形。成魚體長20-30厘米,頭較小,尾部稍短,體背部淺灰色,兩側淺灰色,胸、腹、及臀鰭基部略帶紅色或橙黃色,有多條黑褐色波狀細紋,斜向前方,尾鰭呈楔形。 對于染色的黃姑魚,用白衛生紙擦其魚身,一般即可發現黃色,或在水中泡5分鐘,水即呈啤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