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鮫魚,Scomberomorusniphonius,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一般體長為25~50厘米、體重300~1000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產于黃海和渤海.清洪亮吉《曉讀書齋初錄》卷上:“嘉興出馬皋魚,味較他魚清美,舊未解其命名之義,今考《水經注·沔水下》云:‘谷水之右有馬皋城’……....--詳細介紹
馬鮫魚,Scomberomorus niphonius,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一般體長為25~50厘米、體重300~1000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產于黃海和渤海.清 洪亮吉 《曉讀書齋初錄》卷上:“ 嘉興 出馬皋魚,味較他魚清美,舊未解其命名之義,今考《水經注·沔水下》云:‘ 谷水 之右有 馬皋 城’……則魚當以地得名日語為(さわら) 俗名:土魠魚/ 馬加/ 梭齒土魠魚英文名 (Scomberomorus commerson)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上側面有數列藍黑色圓斑點,腹部龍白色,背鰭與臀鰭之后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結群作遠程洄游。馬鮫魚刺少肉多,體多脂肪,與“雪菜”同燒鮮美異常,可作“熏魚”,也可用鹽腌制,是下飯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