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肋排為??苿游稂S牛或水牛的骨骼,據《本朝綱目》記載,“甘,溫,無毒?!?-詳細介紹
抑癌抗瘤
1.骨誘導作用新生小牛股骨經粉碎、脫胎、消化和部分脫蛋白后,植入家兔撓骨缺損處,有明顯骨誘導作用,如移植單純異種皮質骨,16星期時可見部分家兔的骨缺損得到完全修復。如異種骨加自身紅骨髓一起移植效果更好,術后4星期顯示明顯骨誘導現象,16星期時多數骨缺損愈合,以異種皮質松質混合骨和自身紅骨髓復合移植效果最好。免疫熒光檢查顯示植骨局部炎癥反應輕微,表明移植骨的抗原性很弱。從牛骨制取的骨形發生蛋白(BMP)植入 AKR種系小鼠或C3H種系小鼠股肌均有明顯異位骨誘導作用,術后1星期有未分化梭形細胞長久BMP,并增生分化為軟骨細胞,術后2星期在軟骨內及軟骨周圍發生骨化,3星期帶有骨小梁并內襯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海綿狀骨形成,并含有活性增生的骨髓,4星期后骨髓被脂肪組織代替。電子顯微鏡和免疫組織化學研究發現,在肥大的軟骨細胞周圍基質中有I型膠原,這些富含I型膠原的基質由BMP誘生的肥大的軟骨細胞產生。從牛脫去礦物質的牛鹽酸派提取物中純化的骨誘導蛋白組分與I型膠原一起植入大鼠胸廓皮,有良好骨誘導作用。由脫礦牛骨提取物中純化的一種25-kDa同型二聚體蛋白activindA(I)對BMP誘導異位骨形成有明顯促進作用。將I與部分純化的牛BMP(BMP.2, BMP-3)一同植入大鼠皮下組織,值入后第14人堿性磷酸酶活性顯著增強,帶有少量軟骨的網狀骨質廣泛形成,表明I在調節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另有報道,從脫礦骨基質中提取的不完整膠原(atelocollsgen,AC)對牛骨BMP的骨誘導有劑量相關的增強作用。從脫礦牛骨基質提取的成骨素(在新鮮牛骨中含量為 0.03mg/kg),其骨誘導活性遠強于BMP。有關骨基質明膠(BMP)和骨形態發生蛋白(BMP)的骨誘導作用,尚可參閱豬骨的藥理部分?! ?.其他作用給6-7歲兒童牛骨髓骨粉酥糖,連續3個月,其齲齒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身高、體重的增長也優于對照組,更有減少感冒,使注意力集中,智商卜升等優越性。從牛軟骨中提取軟骨抗腫瘤組分(CATC),利用3H-TdR摻入法研究其對腫瘤細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當CATC濃度低于1250μg/ml時,對人宮頸癌(Hel-a)細胞和QGY7733肝癌細胞有劑量相關的抑制作用,對HeLa細胞的抑制作用明顯高于對QGY7703細胞的抑制作用,而對人皮膚成纖維細胞則有促進作用,當濃度為 313μg/ml時,促進作用最強。但高濃度的 CATC(5000μg/ml)對上述 3種細胞均有明顯抑制作用。CATC對兩種腫瘤子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其中對Hel-a細胞的抑制作用較強。此外,CATC對小牛主動脈血管內皮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上述實驗表明,CATC既能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也能抑制血管生成而切斷腫瘤的營養供應,從而能更充分發揮其抗腫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