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潤餅”是一種太平天國時期從北方傳入南方的食物,清明節時北方的將士思念家鄉卻沒有祭奠的物品,因此將所有食物切成細絲卷入餅中作為供品供奉給祖宗,這就是“潤餅”最早的來源。其實不僅僅是清明節,春節、元宵,甚至元旦,閩南人都會在家中制作“潤餅”來吃,大魚大肉的新年也擋不住大家咀嚼“潤餅”的決心--詳細介紹
要煎餅皮之前,將面煳再拌一拌,要不然下層的面煳會比較稠。 平底鍋熱-(若平底鍋不是不沾的,可加少許油),將面煳一匙匙舀入 平底鍋煎-(面煳一次不要舀太多,只要能形成薄薄的一張餅皮即可),提起平底鍋,稍微轉動一下平底鍋,使面煳能攤平,火的大小自己控制,通常是中小火。 若是第一塊可麗餅煎壞,不要緊,因為第一塊通常都是用來測試火的大小。 餅的邊緣呈現金黃色,還沒煎的一面的表面也凝固了,就可以翻面-(用抹刀松開一處,用手指抓住邊緣,抹刀頂住還沒煎的一面的中間,將可麗餅翻面放入繼續煎),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節目里的平底鍋約25㎝,可煎20片左右。 將一張張煎好的可麗餅,取一些奶油餡,用抹刀涂抹于餅的2/3面積-(厚度隨意,不過不要太厚,否則會吃不出餅的味道),抹平。 將餅對摺,再對摺,形成一個扇形,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