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屬姜科,姜供食用的部位為不規則的塊莖,呈灰白或黃色,具有辛辣味。姜按用途和收獲季節不同而有嫩姜和老姜之分。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般含水多,纖維少,辛辣味淡薄,除做調味品外,尚可炒食,做姜糖等;老姜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濃,主要用做調味。姜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調味品--詳細介紹
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溫肺止咳等作用,特別對于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后,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按中醫理論,生姜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
用姜汁可以增強藥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
竹茹:生用長于清熱化痰,姜炙后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
厚樸:其味辛辣,對咽喉有刺激性,通過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強寬中和胃的功效;
黃連:姜炙后可緩和其過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熱嘔吐。
外感風寒、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頭痛發燒或被雨淋后發冷、肚子痛等,可用切細碎的鮮姜25克加上紅糖,以開水沖泡服用。
慢性胃炎、時常胃疼、惡心嘔吐,可用鮮姜15克、桔子皮15克,用水煎服,一日3次。
少兒咳嗽,可用鮮姜搗汁,半匙姜汁加1 匙紅糖服用,早晚各服1 次。
風寒骨病、關節痛、患部有冷感,可用鮮姜、大蔥各一半,切碎炒熱,用布包好,貼在患處。
生姜的特殊氣味有安神的功效,將15克左右的生姜切碎,用紗布包裹置于枕邊,聞其芳香氣味,便可安然入睡。連續使用10天至1個月后,睡眠就會明顯改善。
生姜中的姜辣素進入體內后,能產生一種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強的對付氧自由基的本領,比維生素E還要強得多。吃生姜可以美容。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運動中樞及交感神經的反射性興奮,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達到健胃、止痛、發汗、解熱的作用。
生姜中分離出來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顯的止嘔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
生姜有抑制癌細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可以起到防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