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吃在廣州”,事實的確如此,廣東人歷來講究吃,也舍得投入。隨著廣東經濟的快速發展,廣東人“吃”的消費也越來越高,吃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區,人們在吃的方面花費遠大于全國其他地區。但值得深思的是,廣東人的健康水平并未與“吃”的消費增長成正比從而得到提高。從合理均衡的營養學觀點來看,廣東人在吃的方面確實存在著不少誤區。
誤區一:主食單一,而且過精、過純。
米面越吃越精,雜糧、粗糧難上餐桌;食鹽只吃精鹽,食油只吃“純”花生油。如此“精純”的結果,導致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嚴重缺乏,體內元素不平衡,脂肪酸比例失調,剛剛步入小康的人們又過早擠入了經濟發達國家“富裕病”高發區的行列。
誤區二:舍得花錢喝飲料,卻不懂得喝牛奶。
廣東人喜歡喝飲料,特別是高檔飲料,高檔飲料的消費量為全國之冠,而牛奶的消費量只及全國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飲食中缺牛奶是造成廣東人嚴重缺鈣(缺鈣者達40%以上),而且長期無法改善的主要原因。
誤區三:三餐安排不合理,尤其是早餐和晚餐。
許多學生是在饑餓和半饑餓狀態下應付一天中最緊張的上午學習,而在體能及精力消耗極少的夜間卻可吃到食物非常豐富的晚餐。這種飲食習慣極不合理。
誤區四:迷信滋補保健品。
主要表現為心理上存有依賴性、選擇上存有盲目性、使用上存有濫用性。目前許多滋補保健品都是采用中藥材為原料制成的,如不根據身體需要和各個生長時期特點適當地選擇,而僅是看廣告、“買包裝”,甚至認為價錢越高就越好,勢必使眾多的兒童每天都在做“藥物試驗”和無病吃藥,其后果非常有害的。
誤區五:飲食重排場輕營養。
價格昂貴的魚翅、燕窩、石斑魚、“洋”酒、“洋”食品,甚至“黃金宴”大行其道,越貴越有市場,被認為有營養,而某些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物或食品,比如早些年常見的剝皮魚等海魚,卻因利薄而鮮有收購、經營,以致斷市。這種畸形的經營消費觀念令飲食的投入與營養的攝取產生極大反差。
上述種種誤區,其存在雖然與人們日常可購買到的食物,即所謂的菜籃子有一定關系,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們的飲食習慣和是否具備科學的營養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供應的豐富,人們對飲食的安排和食品的選擇有了更大的隨意眭,科學的營養觀念更顯重要。正在廣東開展的餐桌子營養改善工程,就是為了引導逐步富裕起來的人們合理均衡地安排、調配日常飲食,讓人們走出“吃”的誤區。餐桌子營養改善:工程以營養衛生、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專家為主要力量,針對飲食、消費和生產各方面存在的誤區,根據廣東人的營養需要,進行專題和系統指導,讓人們了解在今天餐桌子上應該吃什么,以及如何吃。目前開展專題有:宣傳喝牛奶的好處,強調重視和吃好早餐,推薦元素平衡的食鹽,推薦脂肪酸調配合理的調和食用油,以及宣傳營養與優生的關系(其重點是孕婦和甫乳期補充DHA對胎兒和嬰幼兒智力發育的作用等)。這一_丁程已得到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被認為是"菜籃子工程”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將對廣東人群的飲食觀念和營養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講究營養,已成為當今的時尚,然而許多人對補充營養的“主渠道”餐桌子卻不以為然,如此本末倒置的現象普遍存在。希望每個家庭、每個人都來關注自己的餐桌子,和廣東人一起走出“吃”的誤區。
(責任編輯:吳任飛 )
文章關鍵詞:
我們知道,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很多父母怕孩子營養不夠,總是讓孩子吃多種補品,而且總會讓孩子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孩子正在成長發育時期,……詳細>>
為能健全免疫系統,除了多運動、多休息外,營養支持也至關重要。但網上流傳著一些飲食常識,被很多人奉為真理,結果使得營養不足,甚至影響免疫力……詳細>>
如今,在全球幾乎每個國家,糖尿病的發病率都在上升,這種疾病會導致多種并發癥,如失明、腎衰竭、截肢、心臟病和中風等,正成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詳細>>
不少人為減肥,午飯時間常餓著肚皮,下午隨便吃點零食喝個下午茶填填肚子,晚上吃完飯吃水果。這些做法都可能讓你更容易發胖。詳細>>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和外貌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塑造完美的身材體魄,因此很多人都選擇在閑暇的時間里進行健身運動。對于健身運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