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面對美味的誘惑,節食者常常會琢磨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甜點和油脂含量高的垃圾食物總是能勾起食欲?那些健康的食物卻不能,比如萵苣、甘藍,或者蘋果?有人說,這是個人嗜好。用英美人士的習語說,喜歡甜食的人長了“甜牙齒”,喜歡咸食的人長了“咸牙齒”。還有很多人相信,對某種食物的欲望,其實是身體發出的信號。比方說,你非常想吃炸雞塊,那是因為你的身體需要炸雞塊。但是,真相是否如此呢?
食欲的進化
食欲的產生有多種原因。科學家相信這與進化、心理因素(壓力、悲傷等)和真正對食物的需求有關。“人們必須要了解,對食物的欲望并不單純由饑餓引起。”利茲大學心理學及行為科學教授安德魯·希爾這樣詮釋食欲。
營養學家的觀點認為,饑餓感是身體確保能獲得能量補充的一種表達方式。當胃里空空如也,它就釋放胃促生長素,這種荷爾蒙與大腦的命令中心——下丘腦交流。于是人們感覺到餓,知道何時應當進食。飽腹感也是身體的信號,由脂肪細胞釋放的瘦素和胰腺釋放的胰島素產生,告訴身體血糖已經升高。
不同的是,食欲的產生比較復雜。理論上說,為了生存,饑餓的人什么食物都吃,即便是不喜歡的種類。食欲,卻是對某種食物的強烈感官欲望。在大腦內,一系列的化學物質與食欲有關。
首先是多巴胺,當人經歷新奇的體驗時,大腦就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與大腦中的另一種物質類鴉片活性肽一起工作,使人產生愉悅感。如果某些行為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和類鴉片活性肽,大腦就會讓身體不斷重復這些行為。
從進化的觀點分析,人類對垃圾食物的欲望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高卡路里的食物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使攝入者的生存幾率更大,于是大腦就將攝入高卡路里的食物視作愉悅行為,指揮人們去尋找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進入現代,雖然食物的來源保障充足,但是人類的大腦依舊重復同樣的化學反應。所以垃圾食物總讓人產生強烈的食欲。
情緒扮演的角色
情緒是促成人們對垃圾食物產生欲望的另一個因素。例如感到壓力時,身體會釋放皮質醇。皮質醇的基本功能是增加血糖水平,為細胞提供能量,抑制免疫系統,促進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新陳代謝。皮質醇同時抑制瘦素和胰島素分泌,從而增強饑餓感。
除了壓力,其它負面情緒也會導致對垃圾食物的渴求。兒時,父母常常將糖果當作獎勵和示愛的工具。當小孩長大成人,潛意識中依舊將高糖高脂食物看作獎勵。味覺的享受也確實會讓大腦產生愉悅感。例如甜食能讓大腦分泌類鴉片活性肽,從而減輕疼痛。
什么樣的食欲不能忽視
有時候,對某種食物的欲望確實是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的信號。羅漢普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李·吉布森曾招募一群志愿者。后者第一天食用低蛋白早餐和高蛋白午餐,第二天食用低蛋白早餐和低蛋白午餐,每餐都變換口味。第三天,志愿者們在可選擇的情況下,摒棄口味,不約而同選擇了高蛋白食物。動物會選擇它們需要的營養物質,例如維他命和礦物質,人類也如此。
食欲包含的信號
巧克力和甜點
對這些食物產生的食欲通常出于心理上的需要。它們能讓你在短時間內獲得好心情。
披薩、意大利面或餅干
都是小麥做成的食物。如果對它們有強烈的欲望,很可能是對小麥成分不耐受引起的。由于身體對此種成分的吸收不足,因此渴望吃更多的面食。這很有意思,好比糖尿病,患者的身體無法調節血糖,造成能量不足,于是渴望吃糖。
魚肉
如果你特別想吃魚肉,例如三文魚,可能是缺乏Omega-3脂肪酸。如果是金槍魚,則有可能缺鹽。這種情況常見于大量攝入瓜果等低蛋白質食物的節食者。
奶制品
奶制品中含有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物質。如果你很想吃奶酪,有可能缺乏維他命A和D,尤其是在脂肪攝入不足時。
紅肉
有可能是缺乏蛋白質,或是鐵攝入不足,常見懷孕的婦女。
(責任編輯:吳任飛 )
文章關鍵詞: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十大垃圾食品,其中包括:油炸類食品、腌制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餅干類食品、汽水可樂類飲料、方便類食品、罐頭類食品、話梅……詳細>>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應注意營養平衡,飲食應盡可能多樣化,每天可以吃一些乳制品和新鮮的瓜果蔬菜,同時也要適當地吃一些魚,并適當地吃一些糖,因……詳細>>
垃圾食品嚴重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到底哪些食物屬于垃圾食品呢?哪些食物是醫生絕對不會吃的呢?下面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詳細>>
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同時社會競爭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大多數人為了節約時間趕緊進入工作或者學習狀態,就會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