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今年的一月底、二月初正是冬春交替的時節,也是飲食調理尤需講究的季節,這段時間人們可以在享受美味的過程中,注意平衡攝入營養,調理新陳代謝,從而保持身體的健康與美麗。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段時間的飲食養生的10個準則。
一、主食與副食缺一不可
通常我們所說的主食是指米、面、雜糧等,副食是指肉、蛋、菜等食物。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有人提倡多食肉少吃糧,這不符合養生之道。有人要減肥,只吃主食,不吃副食,結果卻適得其反,多余的淀粉在體內會分解成葡萄糖,并轉化為脂肪儲藏起來。有人覺得主食沒有營養,不吃正餐,飲食無常,零食不斷。這些都不符合飲食養生的要求。
二、粗糧與細糧搭配有比例
吃粗糧成了近年來的一種新時尚。很多人喜歡吃粗糧,認為它營養價值高、入口感覺好,而且對牙齒、面部肌肉等都比較有益。可是,粗糧雖好,也不宜多吃。因為其中含有過多的食物纖維,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還會損害到人體的生殖能力。日常飲食,粗糧與細糧的比例控制在6:4最有利于身材健美。
三、酸堿要平衡
你知道嗎?如果由于飲食中各種食品搭配不當,特別是酸性食品的攝入超過堿性食品時,因體內代謝積累過多的酸性物質,使血液pH值偏離正常值范圍,就容易引起人體生理上酸堿失調,這就是酸堿失衡。然而,食物的酸堿性并不是由我們的味覺決定的,而是與它的礦物質含量有關。比如水果中通常吃起來酸酸的,如檸檬、楊桃,然而它卻是堿性食物;又如米飯,面類并無顯著的味覺反應,可是它們卻是酸性食物。若以日常食物分類,大部份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如魚類、肉類、貝類。此外,大多數谷類、部份堅果類亦屬于酸性食物。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我們日常飲食的一日三餐中,酸性食品容易超過所需要的數量(因為人民的主食大多屬于酸性食品),導致血液偏酸。這樣,不僅會增加鈣、鎂、鐵等堿性元素的消耗,引起人體出現缺鈣癥或貧血,而且血液的色澤加深,黏度增大,還會引起各種酸中毒癥。在兒童中發生酸中毒,容易患皮膚病、神經衰弱、疲勞倦怠、胃酸過多、便秘、齲齒、軟骨病等。在中老年人中發生酸中毒,容易患神經痛、血壓增高、動脈硬化、胃潰瘍、腦溢血、癌癥等病。正所謂“酸堿不平衡,體內百病生”!如此以來,又怎么可能保持身材健美呢?所以一定要先了解事物的酸堿性,再平衡攝取。
四、葷素合理搭配
葷與素二者的合理搭配,可以讓人既飽口福,又不致于因吃動物性食物過多,而增加血液和心臟的負擔。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這樣的膳食結構才比較利于長壽。
五、干稀每餐結合
每餐飲食都應該有干有稀,有的人圖省事只吃干食,不僅影響腸胃吸收效果,也易引起營養成分比例失調。當然餐餐吃稀的,也不是良好習慣。營養專家建議,胖人先稀后干,瘦人先干后稀。
六、品種數量多少有度
每天進食的食物品種越多越好,但是數量上要適當控制。
七、酸甜苦辣有分寸
這個季節最適合多吃苦辣食物,少吃酸甜食物。
八、烹飪有火候
烹飪的火候也是這個季節尤需注意的細節,原則上應多吃用小火(燜、燉、熱、煨)烹調的食物,少吃用大火(炸、爆、燒)做的食物。
九、寒熱分別補
食物有寒、熱、溫、涼四性之別。營養專家建議,寒者以熱補、熱者以寒補的平衡膳食,如果破壞了這種平衡必然傷身,維持這種平衡才能身材健美且延年益壽。比如:天氣炎熱,喝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天氣寒冷,就喝紅小豆湯;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姜末,吃完還要喝杯紅糖姜湯;吃涮羊肉,一定要搭配些涼性的白菜、豆腐、粉絲等。
十、饑飽欠三分
不可過饑過飽,過饑則傷腸,過飽則傷胃。科學飲食,對保護臟器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長期饑飽不均,不僅影響胃腸功能,日久還會得慢性消化道疾病。因此,若要身體安,三分饑與寒。
(責任編輯:徐茜茜 )
文章關鍵詞:
立春過去,正是冬春換季時節,氣溫雖然略有升高,但忽冷忽熱、反復無常,是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多發季節。對季節的變化,在飲食方面也應該適時調節……詳細>>
冬季正是食補的最佳時刻,在享受美味的過程中,要調理好新陳代謝,這樣才能保持體內的循環平衡,以達到飲食養生健身的目的。那么冬季飲食養生都有……詳細>>
現在越來越多人關愛自己的身體,紛紛開始通過飲食來保健。但是,在選擇飲食保健的過程中,使用方法不當不僅會有反效果,還會危害健康。下面小編分……詳細>>
冬春相交,是哮喘病高發期。中醫解釋這是因為在冬季由于人體長期攝入高熱量的食物,而導致體內“火氣”比較旺盛,多因肺熱而引起。哮喘病患者不妨……詳細>>
冬春相交,是哮喘病高發期。中醫解釋這是因為在冬季由于人體長期攝入高熱量的食物,而導致體內“火氣”比較旺盛,多因肺熱而引起。哮喘病患者不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