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不需要天天補充的維生素 ——A、D、E、K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我們所認識的維生素已經形成一個家族。在這個大家族中,脂溶性維生素是重要的一族。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四種。此類維生素的缺乏與中毒都會對小兒的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脂溶性維生素的主要特性是:能溶于脂肪及脂溶劑,不溶于水。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并與脂類共存,溶解于脂肪的脂溶性維生素才能被體內吸收和排泄。從食物中攝取的脂溶性維生素在腸道吸收,通過淋巴系統進入體內從而發揮其生理功能。
當脂溶性維生素攝入量超過體內需要,過量的部分可以在肝臟和脂肪組織中儲存,因此脂溶性維生素不需要天天補充,只要經常食用含有脂溶性維生素的食物,就可以避免各種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癥。臨床上很少見到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的情況,但脂溶性維生素中毒引起的疾患卻時有發生,脂溶性維生素中毒,多與長時間大劑量補充并超過身體負荷有關。另外,由于多余的脂溶性維生素不能從尿液中排泄,所以,對脂溶性維生素的營養狀況不能用尿液進行評估。
在脂溶性維生素家族中,不同的維生素在結構上、功能上具有較大差異。維生素A(視黃醇)及其衍生物視黃酸,可影響組織器官上皮細胞的分化過程,維持上皮組織的健全,視黃酸還有促進胚胎正常發育和分化以及抗癌作用。體內缺乏維生素A時,小兒可出現視覺發育異常、呼吸道抵抗力降低、生長停頓、骨骼成長不良和發育受阻等。
動物實驗發現,雌性大鼠因缺乏維生素A出現排卵減少,影響生殖。
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對食物中鈣和磷的吸收,維持血中鈣和磷的正常含量,促進骨骼、牙齒鈣化。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骨代謝異常,嚴重影響小兒骨骼發育。
維生素E,對氧非常敏感,是一種強有力的抗氧化劑,可以降低組織細胞的氧化速度,可防止不飽和脂肪酸被過氧化物氧化,維生素E在腸道或肝臟可減少維生素A的氧化和破壞。維生素E與生殖機能有關,缺乏時易引起胎死宮內及自然流產、男性輸精管萎縮、精子退化喪失活力。然而,人類單純缺少維生素E而引發的疾病尚屬罕見。
維生素K,又叫抗凝血維生素,它主要起凝血作用。人體維生素K缺乏時可在數周內發生凝血機制紊亂,并引起皮膚和內臟出血。
自然界的動植物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動物肝臟、蛋、奶、魚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深綠色蔬菜、胡羅卜、木瓜、南瓜、薯類則含有大量維生素A原(維生素A前體)。植物油、堅果類食物含維生素E豐富。含維生素K豐富的食物依次為綠葉蔬菜、動物內臟、肉類和奶類,而水果和谷類食物含量最低,體內來自于植物的維生素K占每日需要量的40-50%。另外有部分維生素K來自于腸道,由腸道細菌合成。維生素D主要通過皮膚合成或從食物中攝入。
天然食物含維生素D很少,目前可以選擇的食物只有三類
1、奶類、黃油、魚類。
2、強化食品(嬰兒配方奶粉等)。
3、濃縮食品。嬰幼兒處于骨骼發育關鍵期,對維生素D攝入量有一定要求。
維生素D的標準需要量來自于,母乳喂養小兒,其發育可以達到最佳發育狀態的實際平均攝入量。一般來講,6-12個月嬰兒每日需要維生素D大約為200國際單位,而大多數人每天的需要量是400-800國際單位。如果小兒經常戶外活動,體內自行合成的維生素D完全可以滿足體內需要。過量補充維生素D不但不利于健康,而且可以導致高鈣血癥和中毒癥狀。因此對于所有脂溶性維生素,我們既要保證合理攝取,又要防止過量蓄積引起的中毒。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哪些孩子容易缺乏維生素?維生素是孩子成長發育絕對不能少的營養元素,可是如果補充的方法不正確或者過量都會有反效果。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一下補……詳細>>
維生素是一大類化學結構與生理功能各不相同的有機物質。它們都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體不能合成、需要量甚微、各有特殊生理功能、既不參與機體組……詳細>>
總能聽到類似“我們日常的飲食中缺乏很多營養成分”、“日常飲食營養攝入不足”這樣的聲音,于是很多人會選擇買上一些維生素藥片每日服用來幫助自……詳細>>
維生素D是維持身體鈣質和磷質的主要因素,如果小兒血液中鈣質不夠,可使骨骼組織變軟而患軟骨病,尤其是兒童在發育期,如果骨骼不能充分鈣化,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