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春季萬物復蘇,正是吃野菜的好時節,艾葉便是清明時節的常見野菜之一,有些地方還有“三月野菜嫩,艾葉齋飄香”的飲食傳統。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除濕、暖宮安胎的功效,對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虛寒性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均有作用,有這類問題的女士們不妨趁春季艾葉最為鮮嫩時,試試艾葉當歸燉烏雞。要提醒大家的是,此藥膳偏溫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原材料:烏雞1只、瘦肉100克、艾葉50克、當歸20克、生姜5片(3~4人用量)。
做法:
艾葉、當歸洗凈;生姜切厚片;烏雞斬殺,清除內臟后洗凈,斬件,瘦肉洗凈切塊;將上述材料同放入瓦煲內,加適量水,武火滾沸后,改文火滾至1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飲食。
藥膳功效:
《本草正》認為艾葉善于溫中、逐冷、除濕,婦人血氣寒滯者宜用之。當歸味辛、甘,性溫,能補血活血、通經活絡,也常用于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生姜味辛、微溫,取其溫中散寒之效,搭配艾葉、當歸,使得此款藥膳具有溫經止血、溫陽散寒的功效,可應用于月經過多、崩漏、痛經、妊娠下血者見小腹隱痛或冷痛,喜溫喜按,得溫痛減,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畏寒肢冷等情況,也可用于虛寒性腹痛者。
小知識:
艾葉也叫艾蒿、蘄艾等,除了本藥膳,還可以做成艾葉紅糖煮雞蛋、艾葉雞蛋餅、艾糍、艾葉餃子、艾粥等多種菜肴點心,簡單易操作。另外艾葉在保健醫療方面也有廣泛的運用,如針灸常用到艾條,還有可用艾葉泡腳,用艾葉做枕頭等保健方式。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食材:烏雞1只,栗子155克,蓮子50克,枸杞25克,紅棗80克,姜25克。詳細>>
烏雞洗凈后剁成塊,之后放入熱水中焯3-5分鐘撈起,這樣能讓湯更加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