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被PET-CT誤認為鼻咽癌 楊智云:影像檢查并非貴就好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楊智云教授
買東西的潛規則是一分錢一分貨,可這在影像檢查里并不適用。進行疾病檢查時,不是最貴的檢查方法就是最好的檢查方法。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楊智云教授呼吁,做疾病檢查不可因貪圖“快”和“簡”而只挑最貴的檢查方法(如PET-CT),“跳”過更為基礎的檢查(如B超、CT)。每種檢查方法都有其“綁定”的適應癥,醫生和病人應根據其適應癥進行對應檢查,后綜合分析多種檢查的結果,才能得到更確切的診斷。“否則,最貴的檢查方法也可能得不到準確的診斷,甚至導致誤診。”楊智云教授強調,疾病檢查不可“一步到位”。
背景一:
從廈門到廣州,母女“死里逃生”
“鼻咽癌”后來竟變成“咽炎”
上周,從廈門遠道而來的一對母女匆匆跑到楊智云教授面前詢問:“楊醫生,你快看看我女兒是怎么回事。”原來,只有18歲左右的女兒在一個月前突然耳鳴、頭痛和咽痛。到當地知名大醫院檢查時,醫生看到病人咽喉有點腫,病人經濟條件較好便選擇了醫院高檔的PET-CT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病人鼻咽后壁很厚,檢查圖像上顯示葡萄糖代謝極高(通常葡萄糖代謝高低可預知腫瘤的良惡性),檢測的suv值(代謝程度參考值)也顯示是高數值;兩側扁桃體和咽后2個淋巴結的代謝也都非常高。“這是鼻咽癌。”PET-CT檢查醫生毫不猶豫地說。
拿到PET-CT檢查結果的臨床醫生為了確診,建議病人進行鼻咽活檢,但活檢結果卻出乎意料:“是慢性炎癥。”“不可能,一定是癌。”PET-CT-檢查醫生不相信活檢結果。于是病人又被拿了一塊進行再次活檢,檢查結果同樣是慢性炎癥。在這種情況下,PET-CT檢查醫生還是不相信病人不屬于鼻咽癌。
母親很著急,她問PET-CT檢查醫生:“小孩幾次活檢結果都是慢性炎癥,你為何說一定是癌呢?”“代謝這么活躍,一定不正常,一定是癌。一定要再次做活檢。”面對醫生的回答,母親哀求:“我的女兒耳朵痛得難受,能否先進行消炎看看?消完炎再說?”臨床醫生卻回答:“沒有正確的診斷,不能進行治療。”不過,活檢結果說明有炎癥,醫生最終給病人開了消炎藥。結果,經過1周的治療,病人的耳朵當真不痛也不響了。
“我實在沒有辦法,我只好到這里來看看。我想看看到你們中山大學醫生看看我女兒到底是不是鼻咽癌。”母親抱著一堆檢查報告對著楊智云教授說。
“我一看檢查CT片,鼻咽后壁粘膜均勻增厚,腺樣體殘留呈腦回樣改變,雙側扁桃體稍大,其實是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楊智云教授解釋,病人的淋巴結、扁桃體都發炎了,所以代謝就會顯得特別高。而病人的鼻咽后壁之所以會很厚,是因為那里有腺樣體增生,并非的腫瘤。一般而言,正常小孩的腺樣體會在7、8歲時就會萎縮,但腺樣體有時會殘留在鼻咽后壁,有些人到20多歲才萎縮。腺樣體功能與扁桃體相當,經常發炎就會增生變大。“醫生沒有認識到炎癥也會產生高代謝。”楊智云教授說。
背景二:只是結核 卻被做PET-CT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上個星期,同樣遇到一個類似的女病人。這個女病人頸部摸到一大腫塊。醫院就診時,醫生懷疑她是轉移瘤,便安排她做PET-CT檢查。經過活檢,卻發現只是一個頸部淋巴結結核。“頸部有很多淋巴結,淋巴結多代謝高,那就容易誤診了。”楊智云教授說。
PET-CT很貴 但也有盲點
懷疑病變 先做基礎性檢查
多數病人只要條件允許,往往會選擇比較昂貴的檢查手法(通常是PET-CT),一來省事,一次可以全身檢查;二來認為檢查結果會更精確。楊智云教授駁斥這種想法:“每種影像檢查都有其適應癥,并非最好、最先進的檢查方法就是萬能的。每種檢查方法所使用的原理不同,所能檢測到的病變也就不同。”楊智云教授強調,做好其它基礎檢查之后,才能有選擇性地做PET-CT;PET-CT的特點是可進行全身掃描,當發現惡性腫瘤,想看看身體其它部位有無出現連帶問題時,才進行PET-CT檢查,這樣才比較科學。確定腫瘤性病變后進行PET-CT檢查,確定分期,有助針對性治療。
PET-CT檢查所使用的檢查藥物有多種,最常用藥物是18F-FDG(葡萄糖類似物)。它身上被標記了某種放射物,PET-CT能靈敏地探測到18F-FDG發出的放射線并成像。許多病變都跟葡萄糖代謝有關。尤其是腫瘤,它越惡,需要的葡萄糖就越多。當葡萄糖需求多時,放射線會跟著增加,PET-CTt就能發現某個地方是否有腫瘤。想確定腫瘤是否有轉移,或發現有腫塊,想知道腫瘤是從哪里轉移過來的時候,進行PET-CT的全身掃描就能清楚地找到病灶。
“但腫瘤的這種情況這不是特異性的。”楊智云教授強調,“炎癥和結核也都有葡萄糖代謝,這就容易導致PET-CT誤診。如果在不知病情的情況下就進行全身掃描,對病情診斷沒有幫助。”還有一種情況會使PET-CT識別不了病情。有些正常組織的葡萄糖代謝本身就很高,這時如果病變組織葡萄糖代謝和正常組織一樣或只比正常組織高出一點,那就很難發現病灶。“在葡萄糖代謝活躍部位,PET-CT可能發現不了一些小病灶,相反B超、增強CT、磁共振卻有可能發現。”在身體部位中,如肝臟本身葡萄糖代謝比較高,如果病人患有的肝癌分化比較好,代謝就可能和正常肝一樣,PET-CT檢查自然無法分辨。此外,腦部葡萄糖代謝也很高,小小的轉移灶也很難被發現。
疾病檢查 CT最常用
淺表病變 B超檢查可初步診斷
各種基礎性檢查手法有什么特點?楊智云教授給出了一些答案:
B超:對乳腺、頭頸部淺表器官,肝膽胰脾、子宮附件等實質器官分辨率高,能發現80-90%以上的病變。
CT: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檢查方法之一,可快速進行各部位各器官甚至是全身掃描。多層螺旋CT掃描后可以三維立體重建。但是有一定的X線輻射,但生產廠家也在降低CT輻射劑量,因此目前CT輻射已相對較少。
MRI:無輻射,軟組織分辨率高,同樣可以進行全身各器官各部位掃描,但檢查時間比較長。隨著MRI的不斷普及,它也已經成為常規重要檢查方法之一。
PET-CT:可進行一次性進行全身掃描。常用于對腫瘤分期、轉移情況及預后檢測,還可用于腫瘤靶向藥物使用的可行性研究。
病變檢查是目前人們最關心的。楊智云教授指導說,身體淺表的和實質器官的病變通常首選的檢查方法是做B超。B超即便宜又快捷,對淺表器官和實質器官的病變分辨率高。B超不能定性,可以進一步做CT或磁共振檢查,最后根據臨床綜合判斷,決定是否需要全身的PET-CT檢查。
-------------------------------------------------------------------------------------------
專家簡介:
楊智云,主任醫師,教授,診斷專科副主任;擅長中樞神經系統和頭頸頜面部五官疾病影像診斷。
編輯推薦: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