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頸椎病易發病 X光片等影像學檢查不可少
隨著冬季的到來,導致了晝夜溫差較大。有關資料顯示,頸椎病的發作與寒冷、潮濕有著很大的關系。冬天氣溫下降容易引起關節、肌肉的無菌性炎癥,讓人感覺僵硬、疼痛。而更多地暴露在外的頸部、面部就更容易出現癥狀,如頸椎病等。因此,冬季加強頸部保暖非常重要。另外,冬天很多人室外活動時間減少,因此更應加強頸部運動,如多仰頭,避免長時間伏案。
頸椎病診斷需三步走
頸椎病的診斷有3個步驟必不可少,即病史、查體以及醫學影像學檢查,其中影像學包括X射線片,核磁共振,CT等,可提供不同信息,醫生才能準確判斷哪些患者要手術,哪些休息一下就能好轉。
其中,X光片是影像學檢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檢查,頸椎的一套完整X線檢查應該包括5張片子。CT和核磁共振在頸椎病診斷中也是必不可少的,CT可判斷骨質是否增生、缺失或破壞,早期發現相關疾病,但CT的高劑量放射線是其一大弊端,是相對有創的檢查,提醒患者不要把CT作為一項家常便飯似的檢查,應嚴格按照醫生指導進行。核磁共振,最重要的是能看到椎間盤和神經是否病變,這是CT不能實現的,但對骨性結構的顯影質量又不能與CT相比,所以這兩項檢查缺一不可。
專家指出,有些患者就診時常要求醫生不要進行X線檢查,直接做CT或核磁共振,覺得復雜的、昂貴的檢查更好,但這種做法欠妥,往往會對疾病判斷造成誤差。
頸椎病未必都是脖子疼
很多人會先把“頸椎疼痛”作為頸椎病的首要癥狀,其實頸椎病的表現是一組較復雜的癥狀,可總結為以下3個常見癥狀:一是頸痛:常表現為頸后兩側肌肉的疼痛、僵硬,可以放射到枕部及肩胛骨區域,也可以出現頭痛。二是上肢放射性疼痛: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疼痛、無力等。三是脊髓壓迫癥狀,表現相對復雜,由輕到重可以分別表現為:上肢麻木伴手靈活性下降(比如系扣子、寫字、用筷子困難),行走不穩、踩棉花感及軀干下部的麻木、排尿障礙。
總的來說,患者出現急性或慢性頸痛,上肢放射性的疼痛、無力,下肢的行走不穩,踩棉感以及頸痛伴頭暈、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胸痛、肩部疼痛、心慌,胸、腹、背部束帶樣感覺,大小便功能障礙等,均建議到脊柱外科或骨科就診。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