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對腎癌的診斷有重要作用
CT對腎癌的診斷有重要作用,可以發現未引起腎盂腎盞改變和無病狀的腎癌,可準確的測定腫瘤密度,并可在門診進行,CT可準確分期。有人統計其診斷準確性:侵犯腎靜脈91%,腎周圍擴散78%,淋巴結轉移87%,附近臟器受累96%。腎癌CT檢查表現為腎實質內腫塊,亦可突出于腎實質,腫塊為圓形,類圓形或分葉狀,邊界清楚或模糊,平掃時為密度不均勻的軟組織塊,CT值>20Hu,常在30~50Hu間,略高于正常腎實質,也可相近或略低,其內部不均勻系出血壞死或鈣化所致。有時可表現為囊性CT值但囊壁有軟組織結節。經靜脈注入造影劑后,正常腎實質CT值達120Hu左右,腫瘤CT值亦有增高,但明顯低于正常腎實質,使腫瘤境界更為清晰。如腫塊CT值在增強后無改變,可能為囊腫,結合造影劑注入前后的CT值為液體密度即可確定診斷。腎癌內壞死灶,腎囊腺癌以及腎動脈栓塞后,注入造影劑以后CT值并不增高。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于其內含大量脂肪,CT值常為負值,內部不均勻,增強后CT值升高,但仍表現為脂肪密度,嗜酸細胞瘤在CT檢查時邊緣清晰,內部密度均勻一致,增強后CT值明顯升高。
CT檢查確定腎癌侵犯程度的標準:
1.腫塊局限于腎包膜內:患腎外形正常或局限性凸出,或均勻增大。突出表面光滑或輕度毛糙,如腫塊呈結節狀突入腎囊,表面光滑仍考慮局限在腎包膜內。脂肪囊內清晰,腎周筋膜無不規則增厚。不能用脂肪囊是否存在判斷腫瘤是否局限在腎筋膜內,尤其是消瘦患者。
2.局限在脂肪囊內腎周圍侵犯:腫瘤凸出并代替局部正常腎實質,腎表面毛糙顯著,腎筋膜不規則增厚。脂肪囊內有邊界不清的軟組織結節,線狀軟組織影不作診斷。
3.靜脈受侵:腎靜脈增粗成局部呈梭狀膨隆,密度不均勻,異常增高或降低,密度改變與腫瘤組織相同。靜脈增粗的標準,腎靜脈直徑>0.5cm,上腹部下腔靜脈直徑>2.7cm。
4.淋巴結受侵:腎蒂,腹主動脈,下腔靜脈以及其間的圓形軟組織影。增強后密度變化不顯著,可考慮為淋巴結,<1cm者不作診斷,≥lcm考慮為轉移癌。
5.鄰近器官受侵:腫塊與鄰近器官的界限消失并有鄰近器官的形態和密度改變。若單純表現為腫瘤與鄰近器官間脂肪線的消失不作診斷。
6.腎盂受侵:腫瘤入腎盂的部分邊緣光滑圓潤呈半月形成弧形受壓,延遲掃描在腎功能較好時可見受壓腎盂腎盞中的造影劑邊緣光滑整齊,則認為是腎盂腎盞單純受壓。如腎盂腎盞結構消失或閉塞以及全部被腫瘤占據,則提示腫瘤已穿破腎盂。(轉自放心醫苑網)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