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特點 醫療用途廣泛
放射診斷MRI欄目綜合 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不斷延伸以及引入全新的技術,臨床上一些醫學影像的診斷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空間。例如,從CT技術延伸到目前的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這些都可以看出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而核磁共振成像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學檢查方法,在醫學影像診斷技術中,具有相當獨特的優勢,因而備受醫療診斷的廣泛應用。那么,具體來說,核磁共振成像的醫療用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請來詳細了解下吧!
核磁共振成像具有無電離輻射性(放射線)損害;無骨性偽影;能多方向(橫斷、冠狀、矢狀切面等)和多參數成像;高度的軟組織分辨能力;無需使用對比劑即可顯示血管結構等獨特的優點。MRI對檢測腦內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內腫瘤、脊髓空洞癥和脊髓積水等顱腦常見疾病非常有效,同時對腰椎椎間盤后突、原發性肝癌等疾病的診斷也很有效。
核磁共振成像特點 醫療用途廣泛
磁共振最常用的核是氫原子核質子(1H),因為它的信號最強,在人體組織內也廣泛存在。影響磁共振影像因素包括:(a)質子的密度;(b)弛豫時間長短;(c)血液和腦脊液的流動;(d)順磁性物質(e)蛋白質。
磁共振影像灰階特點是,磁共振信號愈強,則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號弱,則亮度也小,從白色、灰色到黑色。
各種組織磁共振影像灰階特點如下:脂肪組織,松質骨呈白色;腦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內臟、肌肉呈灰白色;液體,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質、氣體、含氣肺呈黑色。
核磁共振的另一特點是流動液體不產生信號稱為流動效應或流動空白效應。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狀結構,而血液為無信號的黑色。這樣使血管很容易與軟組織分開。正常脊髓周圍有腦脊液包圍,腦脊液為黑色的,并有白色的硬膜為脂肪所襯托,使脊髓顯示為白色的強信號結構。
核磁共振(MRI)已應用于全身各系統的成像診斷。效果最佳的是顱腦,及其脊髓、心臟大血管、關節骨骼、軟組織及盆腔等。對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觀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變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進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診斷,可作多個切面圖,空間分辨率較高,顯示心臟及病變全貌,及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優于其他X線成像、二維超聲、核素及CT檢查。在對腦脊髓病變診斷時,可作冠狀、矢狀及橫斷面像。
核磁共振成像并非完美 掃描時間長乃缺點
磁共振成像術的主要不足,在于它掃描所需的時間較長,因而對一些不配合的病人的檢查常感困難,對運動性器官,例如胃腸道因缺乏合適的對比劑,常常顯示不清楚;對于肺部,由于呼吸運動以及肺泡內氫質子密度很低等原因,成像效果也不滿意。磁共振成像對鈣化灶和骨骼病灶的顯示,也不如CT準確和敏感。磁共振成像術的空間分辨室,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以上就是核磁共振成像醫療用途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了吧!在這里,仍需提醒您的是,雖說在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之前,必須去除身體某些金屬飾品,或者一些活動性的金屬假牙還必須摘除。但是,有一點比較特殊的是,體內有鈦金屬內固定物的病人,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時是安全的。這一點你可以在檢查之時詳細咨詢醫師一些相關的注意事項,這樣才有利于更加準確的診斷病情。
(責任編輯:貝貝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