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副作用有哪些?多了解放心治
一種治療方法最好是有效和無毒副反應。然而在腫瘤治療中,往往尚難達到理想的要求:一是不能保證都有效或十分有效;二是毒副反應往往多于普通內科常見病的治療方法。下面趕緊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吧。
惡性腫瘤從組織學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由上皮細胞發生惡變的稱為癌,如肺上皮細胞發生惡變就形成肺癌,胃上皮細胞發生惡變就形成胃癌等等;另一類由間葉組織發生惡變的稱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等。人們對癌聽得較多,而對肉瘤聽得較少,這與癌病人遠比肉瘤病人為多有關。臨床上,癌與肉瘤之比大約為9:1。癌作為一類惡性腫瘤,是由人體內正常細胞演變而來的。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后,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人體無法約束它,產生所謂的“異常增生”。異常增生是相對于細胞的正常增生而言的。人體細胞有一個生長、繁殖衰老、死亡的過程。老化的細胞死亡后就會有新生的細胞取代它,以維持機體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可見,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可以生。但是這種正常細胞的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細胞的增生則是無止境的。正是由于這種惡性增生,使人體大量營養物質被消耗。同時,癌細胞還能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癥狀。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癌細胞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最后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欲不振、發熱及臟器功能受損等,其后果極為嚴重。
放射治療護理
1 口腔防護
放射性口腔炎是頭頸部放療最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白膜形成,潰瘍,疼痛,進食困難,甚至影響到放射治療的正常進行及治療效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可分為4級;1級:黏膜充血水腫,輕度疼痛;2級:口腔黏膜充血水腫,點狀潰瘍及散在白膜,中度疼痛;3級:口腔黏膜充血水腫,片狀潰瘍及融合白膜,痛疼嚴重并影響進食;4級:口腔黏膜大面積潰瘍,劇痛,不能進食。
1.1 口腔炎的預防 (1)牙齒保潔,在放療前治療牙齦及口腔炎癥,填補淺度的齲齒,拔除深度齲齒和殘根,待傷口愈合后(約10~14天)才開始放療。(2)患者開始放療的當日起,每天要飲水大于2500ml,最好身邊常備一個飲水瓶,經常溫潤一下口腔,可用金銀花、麥冬泡水喝,使口腔黏膜濕潤,另外為保持口腔清潔,可自配一些淡鹽水漱口,每天數次,淡鹽水的配制方法是:在500ml溫開水中加鹽3~4g(約小半匙)即可;用朵貝液含漱,每次含漱至少要2~4min,以清除松動的牙垢。(3)防止放療后因黏膜脆性增加而致出血。可服用清熱解毒藥物,如六神丸、牛黃解毒片等。(4)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飲食,勿食過冷、過熱、過硬及油炸食物,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時要禁煙酒。(5)患者每次飯后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加強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濕潤。(6)患者應多嚼口香糖,多做咀嚼運動,可減輕張口困難。
1.2 口腔炎治療 (1)當放射劑量為20GY可出現口腔炎。此時患者在繼續堅持口腔炎預防措施的同時要給予超聲霧化吸入(生理鹽水5ml+慶大8萬U+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和局部給予噴涂(維斯克或西瓜霜噴劑或雙料喉風散噴劑),每天2次,消炎止痛,促進潰瘍的愈合。(2)經常做張口運動,使口腔黏膜皺壁充分進行接觸新鮮空氣,從而破壞口腔厭氧菌的生長環境,防止口腔繼發感染。(3)對口腔潰瘍疼痛影響進食者,進食前用0.1%的丁卡因復方維生素B溶液,即復方維生素B溶液100ml+2%的丁卡5ml,或1%利多卡因含漱2~3min,以減輕疼痛,增加食欲。嚴重時給予靜脈補充營養物質和抗生素控制感染。
2 皮膚防護
在放療過程中患者極易因放射線輻射作用引起放療區的皮膚萎縮、變薄、軟組織纖維化、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放射性皮炎。臨床表現根據嚴重程度可分為干性皮炎、濕性皮炎和潰瘍性皮炎。干性皮炎:表現為紅斑、色素沉著、毛囊擴張、毛發脫落、皮膚脫屑,自覺局部皮膚瘙癢、灼熱感;濕性皮炎:在I度基礎上,出現明顯的充血、水腫,水泡穿破后表皮糜爛、滲液;潰瘍型皮炎:為過量照射所致,真皮層受損,可經久不愈,在正常治療情況下是不應該出現的,嚴重者須植皮治療。
2.1 放療性皮炎的預防 (1)保持照射野皮膚的清潔、干燥,防止感染;(2)保持照射野界線清楚,切勿洗脫照射野標記。(3)照射野皮膚避免刺激:照射野內勿用手指搔癢,忌洗擦肥皂,禁貼膠布,勿剃毛,避免粗糙衣物摩擦。避免冷熱刺激,勿吹風,日曬,禁止熱敷,放射治療期間,照射野內禁止用紫外線、紅外線、激光等照射。勿涂擦刺激性或含重金屬的藥物,如碘酒、萬花油、紅汞等。多食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多飲湯水,以加速毒素的排泄。
2.2 放射性皮炎的治療 (1)在上述預防的基礎上外用康復新液+慶大霉素換藥,勿使用酒精、膠布等刺激性物品。(2)有脫皮時且勿用手剝、抓癢。可選用1%冰片滑石粉或薄荷滑石粉涂撒,并盡可能暴露局部皮膚,保持局部清潔,以防感染。(3)嚴重者可用1/4000呋喃西林溶液或維斯克溶液濕敷,暴露創面。避免使用凡士林等其它的油脂類敷料。(4)放射治療期間應每周檢查血象一次,如白細胞低于3.0×10 9 /L,并連續3次復查確認者,應暫停放射治療,并給予相應處理。
全身毒副反應:
臨床表現放射造成體內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產生過酸化物質,進入肝臟蓄積,自由基的游離,發生過敏反應。這些因素造成倦怠戚、食欲下降、嘔吐、惡心等癥狀。一般在放療數天后出現。個別病人屬放射敏感體質,當放射量剛到一半或不到一半時,就出現全身乏力,白細胞下降(血常規顯示接近正常值或低于正常值)。一般于放療2—3周出現,以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為主。
處理方法:
①口服升血藥物,如維生素、鯊肝醇、高濃度靈芝制劑等。
②白細胞過低者(低于3X10’/mI或更低時),可給予粒細胞刺激因子肌注,一般每天50—150P6,連續5天,自細胞可基本恢復正常,如仍低則暫停放療,并結合靈芝孢子粉(醫用)服用。
(責任編輯:吳任飛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