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頭癌是什么?影像檢查有哪些?
胰頭癌是起源于胰腺頭部的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腫瘤。胰腺惡性腫瘤中我們通常所說的胰腺癌是指胰腺的外分泌腫瘤,它約占胰腺惡性腫瘤的90%以上,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近年來國內外發病率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胰腺癌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不易早期發現、切除率低和預后差為本病的特點。可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不到5%,居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下面趕緊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吧。
病因
胰頭癌的發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發現某些因素與胰腺癌的發病關系密切。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與吸煙有確切的相關性。脂肪膳食在實驗模型中被認為可能與胰腺癌有關,且更高的體重指數也和風險增高相關。對化學物質如β-萘胺及對二氨基聯苯的職業暴露也和胰腺癌發生風險升高有關。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膽石癥的病人,胰腺癌的發病率較正常人高2~4倍。胰腺癌患者的親屬患胰腺癌的危險性增高,約有35%的胰腺癌是通過遺傳形成的。
臨床表現
胰頭癌的癥狀主要包括中上腹部飽脹不適、隱痛、鈍痛、脹痛;惡心、食欲不振或飲食習慣改變;體重減輕;黃疸,皮膚瘙癢、小便色黃、大便色淡甚至呈白陶土樣;排便習慣改變、脂肪瀉;抑郁;胰腺炎發作;糖尿病癥狀;消化道出血,貧血,發熱,血栓性靜脈炎或動靜脈血栓形成,小關節紅、腫、熱、痛,關節周圍皮下脂肪壞死,原因不明的睪丸疼痛等。大多數胰頭癌患者早期無明顯相關陽性體征。胰頭癌的體征主要包括皮膚、鞏膜黃染,肝臟、膽囊、脾腫大,上腹部壓痛或包塊。出現腹水、腹部包塊、淺表淋巴結腫大等往往提示晚期病變。
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腹痛、黃疸、消化道癥狀和消瘦乏力。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清生化檢查可有血、尿淀粉酶的一過性升高,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糖耐量試驗有異常曲線。膽道梗阻時,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升高,堿性磷酸酶、轉氨酶也可輕度升高,尿膽紅素陽性。
2、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診斷技術是胰頭癌的定位和定性診斷的重要手段。
(1)B超可顯示肝內、外膽管擴張,膽囊脹大,胰管擴張(正常直徑≤3mm),胰頭部占位病變。同時可觀察有無肝轉移和淋巴結轉移。
(2)內鏡超聲優于普通B超。
(3)胃腸鋇餐造影胰頭癌腫塊較大可顯示十二指腸曲擴大和反“3”字征。低張力造影可提高陽性發現率。
(4)CT胰腺區動態薄層增強掃描可獲得優于B超的效果,且不受腸道氣體的影響,對判定腫瘤可切除性也具有重要意義。
(5)ERCP可顯示膽管和胰管近壺腹側影像或腫瘤引起的膽、胰管擴張的影像。此種檢查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或膽道感染,應予警惕。
(6)MRI或磁共振膽胰管造影(MRCP)單純MRI診斷并不優于增強CT。MRCP能顯示胰、膽管梗阻的部位、擴張程度,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具有無創性、多角度成像、定位準確、無并發癥等優點。
(7)選擇性動脈造影對胰頭癌的診斷價值不大,但對顯示腫瘤與鄰近血管的關系以估計根治手術的可行性有一定意義。
(8)經皮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在B超或CT引導下穿刺腫瘤作細胞學檢查,陽性率可達80%左右。
高危人群
1、年齡大于40歲,有上腹部非特異性不適。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發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齡在60歲以上,缺乏家族史,無肥胖,很快形成胰島素抵抗者。
4、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認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個重要的癌前病變,特別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鈣化性胰腺炎。
5、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瘤亦屬癌前病變。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變行遠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別是術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長期吸煙、大量飲酒,以及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等。
(責任編輯:付子顏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