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癌是什么?影像學診斷方法有哪些?
鼻竇的惡性腫瘤稱之為鼻竇癌。鼻竇癌中,發生最多的是眼眶(眼的深部)下方的空腔,即發生在上頜竇的癌(上頜竇癌)。這種癌癥多發生于50~60歲的人,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為2:1,可見男性的發病率較高。慢性鼻竇炎(蓄膿癥)可作為發病原因之一。日本曾經慢性鼻竇炎發病率較高。上頜竇癌的發生率也多。但是最近由于化膿性鼻竇炎減少,鼻竇癌也有減少的傾向。那么,鼻竇癌的影像學診斷方法有哪些呢?
臨床表現
鼻咽癌的臨床表現較多,早期主要有以下5個癥狀。對此,大家應該提高警惕。涕血: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癥狀,表現為鼻涕中帶血,或表現為從口中回吸出帶血的鼻涕,又稱為回吸性痰中帶血。涕血常發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時,經常被患者疏忽,誤認為是鼻炎或鼻竇炎,或被當作咯血到內科就診。
鼻塞:鼻塞是鼻咽癌另一個早期表現。大多表現為單側鼻塞。當鼻咽腫瘤增大時,可能出現雙側鼻塞。
耳鳴、聽力下降:耳鳴、耳悶塞感及聽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該癥狀是由于鼻咽癌新生物堵塞患側咽鼓管口所致。聽力降低也可能是鼻咽癌進一步惡化損傷聽力神經所致。耳鳴和聽力下降常被誤診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誤治療。
頭痛:初診鼻咽癌時,大約70%的患者有頭痛癥狀。鼻咽癌的頭痛癥狀常表現為偏頭痛、顱頂枕后或頸項部疼痛。鼻咽癌頭痛大多與癌組織侵犯顱底骨質、神經和血管有關。
頸部淋巴結腫大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無意中在脖子上觸摸到“包塊”而就醫。這種“包塊”其實是腫大的淋巴結。鼻咽癌患者的頸部淋巴結腫大,常被誤診為炎癥。對于經消炎治療無縮小,甚至持續迅速增大的頸部腫塊,尤其是質地較硬、活動度差、多個互相融合成團的無疼痛頸部腫塊,需要及時就診。
影像學診斷方法
1、后鼻鏡檢查
鼻咽癌好發于咽隱窩及鼻咽頂前壁,常呈小結節或肉芽腫樣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有時表現為粘膜下隆起,表面光滑。早期病變不典型,僅表現為粘膜充血,血管怒張或一側咽隱窩較飽滿,對這些病變亦要特別重視。
2、電子纖維鼻咽鏡或纖維鼻咽鏡或鼻內鏡檢查
這些內鏡檢查有助于發現早期鼻咽癌患者的微小病變。發現可疑病變時可在鼻內鏡直視下取局部組織進行活檢,取活檢組織時如果腫瘤表面有黏膜覆蓋,則先咬除黏膜再將鉗頭伸至黏膜下作深層咬取。
3、CT和MRI檢查
CT和MRI檢查有利于了解腫瘤侵犯的范圍及顱底骨質破壞的程度。MRI檢查主要用于鼻咽癌的診斷,其準確性較CT高,但費用貴一些,CT檢查主要用于放射治療定位及靶區勾畫及指導制定治療計劃。
預防與治療
過去通過手術的方法做患側上頜骨全部切除,有時也摘除眼球。但是,最近可通過用放射療法、化學療法、腫瘤減量手術等聯合應用的方法,盡量地保存上頜。根據各醫院的情況,治療方法也多少有不同。一般情況下,每周4~5次放射療法和化學療法聯合使用。在這期間,上頜竇內壞死組織一旦被確認,可以進行吸引清除。如果腫瘤完全消失,可以不必做任何處理。若是腫瘤有少許殘留,可以做部分切除。
但是,如果用肉眼或CT能夠清楚地看到腫瘤,有必要行擴大再建手術。再建方法根據手術范圍的大小有所差異。連眼球也摘除時,僅僅覆蓋缺損部位是不夠的,行骨移植、安裝義眼這樣的再建術就是必要的了。另外,腫瘤向顱底進展的時候,不僅可用過去的從顱外進行手術的方法,最近,在得到腦外科和成形外科的協助后,可從顱內作一塊狀切除(顱底手術)。
預后措施
鼻竇癌曾是預后最差的疾病之一。隨著治療技術的發展,估計50%~80%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責任編輯:付子顏 )
專家答疑
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