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治療是否對陰莖癌有效?
陰莖癌是男性生殖器官腫瘤之一,診斷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和病理切片檢查。
陰莖癌好發于40歲~60歲,起始于陰莖頭和包皮內板,臨床癥狀一般比較典型。早期陰莖癌可表現為陰莖頭或包皮上皮肥厚,但不易被發現。繼之陰莖頭部出現丘疹、疣和菜花樣斑塊及潰瘍,隨后發生糜爛,邊緣硬而不整齊,引起刺痛或灼痛,有膿性惡臭分泌物。晚期可呈菜花樣從包皮口穿出。對于有包莖的病人,由于早期陰莖癌深藏于包皮深面,肉眼不能察覺,但可引起陰莖刺癢、疼痛,陰莖前端常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如果隔著包皮仔細觸診,可觸及腫塊或結節感,局部有觸痛。晚期時腫瘤潰破海綿體筋膜及包皮向外突出,即出現陰莖癌的典型表現。
介入放射治療陰莖癌:
介入放射治療是目前能達到最小范圍切除腫瘤、最大范圍保留陰莖而達到根治目的的最佳輔助方法。
(一)選擇性動脈灌注化療
1、適應證和禁忌證
除局限于表皮的表淺腫瘤可行包皮環切治療外,其他分期腫瘤術前都要爭取區域灌注化療以改善手術條件和提高術后局部控制率。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不適宜作此治療。
2、技術
(1)病人準備:一般性血管造影和化療準備。臨床和影像學檢查確定有無淋巴結轉移及范圍以指導選擇動脈區域。必要時淋巴管造影或穿刺活檢證實,因為淋巴管腫大并非全為轉移。
(2)器械準備:一般Seldinger器械,選擇股動脈入路以Cbra或YASHIRO肝動脈雙彎導管。選擇腹動脈入路以雙彎導管。選擇腹動脈入路以Cbra導管(長度至少80cm以上)。
(3)灌注技術:陰莖分別由成對的陰莖背動脈和陰莖深動脈供血,二者超源于髂內動脈中支的陰部內動脈,一般需要雙側同時插管。因為不少病人是非曲直即合并淋巴結轉移,可采用雙股動脈暫壓迫阻斷的腹主動脈下端注藥,或雙髂內動脈分別注藥,不強求超選擇至陰部內動脈,后者合并癥較多。這樣既兼顧陰莖腫瘤,以涉及腹股溝及髂部淋巴結。
化療藥物選用順鉑、阿霉素、氟尿嘧啶、環磷酰胺、絲裂霉素,2~3種藥物聯合應用。
3、輔助措施
(1)止痛:所選用的血管為皮支,注入造影劑和化療藥物有劇烈疼痛,選用非離子型造影劑,經導管給以普魯卡因或利多卡因可減輕疼痛。
(2)抗炎:主要是血管內膜炎,能導致受累的血管閉塞引起肌肉皮膚乃至陰莖缺血。選用非離子型造影劑,化療藥要足夠,經導管灌注2%利多卡因4ml加地塞米松10mg,可減輕炎性反應。
4、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
(1)對皮膚肌肉缺血,以預防為主。一旦出現,及時抗炎、擴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和局部理療。
(2)其他參見膀胱癌。
(二)選擇性動脈栓塞治療。陰莖癌原則上不采用此方法。
(三)直接瘤灶穿刺注藥。原發癌灶和局限性淋巴結轉移時可試用此方法。
(四)淋巴管灌注化療
證實有淋巴系轉移者,應積極采用本方法,淋巴入路可經足背(往往以側),也可直接經陰莖背淋巴管入路,后者對殺滅陰莖癌淋巴轉移并阻斷其繼續轉移更有利。在陰莖背側近根部,距切口遠端約3.0cm處皮下注入0.2ml美藍,而后切開皮膚,在陰莖兩側各選一根淋巴管游離,注入3ml造影劑,證實腹股溝和髂血管周圍淋巴管后,即可經此行淋巴管灌注化療。
(責任編輯:詹遠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