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對甲狀腺結節臨床評估如何檢測
甲狀腺內散在病灶,影像學能將其和周圍甲狀腺組織清楚分界。由于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診斷基礎源于病灶大體病理改變,其聲學特征及血流動力學改變反映了病灶的形態、大小、邊緣、內部結構及血供信息;同時,近年來甲狀腺超聲檢查技術迅速普及與發展,結節的檢出率大大增加,因此超聲目前已成為影像學檢查中對甲狀腺結節進行臨床評估的首選且最重要的檢查方法。
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隨吞咽動作隨甲狀腺而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癥,可由多種病因引起。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變、炎癥、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發結節比單發結節的發病率高,但單發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高。
高分辨率超聲檢查是評估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方法。對觸診懷疑,或是在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或2-氟-2-脫氧-D-葡萄糖(18F-FDG)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檢查中提示的“甲狀腺結節”,均應行頸部超聲檢查。頸部超聲可證實“甲狀腺結節”是否真正存在,確定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數量、位置、質地(實性或囊性)、形狀、邊界、包膜、鈣化、血供和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情況,同時評估頸部區域有無淋巴結和淋巴結的大小、形態和結構特點。
某些超聲征象有助于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鑒別。下述兩種超聲改變的甲狀腺結節幾乎全部為良性:①純囊性結節;②由多個小囊泡占據50%以上結節體積、呈海綿狀改變的結節,99、7%為良性。而以下超聲征象提示甲狀腺癌的可能性大:①實性低回聲結節;②結節內血供豐富(TSH正常情況下);③結節形態和邊緣不規則、暈圈缺如;④微小鈣化、針尖樣彌散分布或簇狀分布的鈣化;⑤同時伴有頸部淋巴結超聲影像異常,如淋巴結呈圓形、邊界不規則或模糊、內部回聲不均、內部出現鈣化、皮髓質分界不清、淋巴門消失或囊性變等。通過超聲檢查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能力與超聲醫師的臨床經驗相關。
甲狀腺結節還要做哪些檢查
1、血清學檢查
甲狀腺功能異常不能排除甲狀腺癌但說明其可能較小,有甲亢或TSH降低,均提示自主性功能性甲狀腺腺瘤、結節或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髓樣癌患者血清降鈣素水平升高,但在C細胞增殖早期需要用五肽促胃液素和鈣刺激。
2、核素掃描
掃描對區分良惡性病變意義較小。大多數良性和惡性實質性結節相對于周圍正常腺體組織為低功能,因此,發現冷結節很少有特異性,而且周圍正常腺體組織重疊攝取核素可漏診小的結節。許多甲狀腺癌可攝取Tc,因此,熱結節中仍有一部分癌癥病例。
3、超聲診斷
超聲對囊性病變的診斷很可靠。對鑒別良、惡性價值很小。但在判別結節大小,鑒別結節部位、引導定位穿刺上很有意義。
4、其他核素檢查
正電子放射斷層(PET)可用于檢查結節性甲狀腺病變,鑒別良、惡性腫瘤,質子磁共振似乎可鑒別正常腺組織及癌組織。
5、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對結節處理很有幫助,該方法的廣泛應用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甲狀腺手術,提高了術中惡性腫瘤的發現率,減少了甲狀腺結節的處理費用。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準確率達70%~90%,與穿刺及細胞學診斷的經驗有關。
6、甲狀腺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FNAC)
FNAC結果與手術病理結果有90%的符合率。僅有5%的假陰性率和5%的假陽性率。當然符合率取決于操作者的成功率,差異較大。
7、頸部X線檢查
結節上有細小或砂粒樣鈣化者,可能為乳頭狀癌的砂粒體。大而不規則的鈣化可見于退行性變的結節性甲狀腺腫或甲狀腺癌。如在氣管像中見有浸潤或變形,則提示有惡性病變。
8、甲狀腺功能測定
功能自主的毒性結節多為甲狀腺功能亢進,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早期也可有功能亢進,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甲狀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進或減低。
近年來由于B超、CT、MRI的發展,在作其他檢查時,可意外地發現小的摸不到的甲狀腺結節。這種情況多見于老年人,一般無甲狀腺病史、無甲狀腺結節,也無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結節小于1.5cm,只需隨訪觀察,若結節大于1.5cm,可在超聲指導下作FNA,然后根據細胞學結果,再進一步處理。
(責任編輯:詹遠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