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人群需要做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的注意事項
結腸鏡檢查雖然不是常規檢查項目,但是有些人群是需要接受結腸鏡檢查的哦。同時,為了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結腸鏡檢查,需要注意的細節也有很多。今天,不如就來一起學習學習結腸鏡的適應癥和注意事項吧。
4種人群需要做結腸鏡檢查
對于無大腸腫瘤家族史的一般人群,若經濟條件允許,50歲應做第一次腸鏡檢查,若無異常,則以后每隔3-5年檢查一次;若發現腺瘤性息肉應盡早摘除,術后每年進行一次腸鏡復查。若條件不允許,可進行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再進行腸鏡檢查。
若父母或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中有腸癌患者,則應該適時接受腸鏡檢查。
如果不到50歲的非直系親屬發現腸癌,應該前往醫院就診,及時接受腸鏡檢查。
如果以下這些癥狀持續兩周或兩周以上,即應去醫院檢查;①排便習慣改變:最近經常腹瀉或便秘;和以前相比,糞便形狀改變或變細;②黏液血便:大便中常帶有鮮紅或暗紅色血液和黏液;③里急后重感:總是感覺大便沒有排完,但排便卻又排不出便;④持續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⑤貧血經常伴隨著疲勞和無法解釋的體重驟降。
接下來,再來看看結腸鏡檢查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結腸鏡檢查的注意事項
服上藥后如排出物含有糞便或糞水樣液體,應及時告訴腸鏡檢查醫護人員,以作進一步的腸道處理。
為了便于進鏡或看清腸腔的粘膜形態,醫生有時需要向腸腔內注入少量空氣以擴張或暴露腸腔,此時患者常感到腹脹,有解大便的感覺;另外,由于大腸彎曲迂回,有時腸子的彎曲角度太大,或患者有腹部手術史,腸粘連,腸鏡在通過時,患者會感到一些脹痛。這時最好作深呼吸,不要過度緊張,否則易發生腸痙攣,增加醫生進鏡的難度與風險,延長操作時間。
腸鏡檢查平均約需要15分鐘左右,有時因個體差異,或大腸有異常情況,檢查時間可能會稍長一些。
腸鏡檢查存在一定風險,為了你的安全,60歲以上老人應行心電圖檢查。
腸檢查術后如有明顯腹痛、腹脹、頭暈等癥狀應及時告訴醫生以便進一步處理。
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結腸鏡檢查必須要到正規的醫院才行。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